返回第二卷大时代 第314章 限制(求月票!)(3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楼四面望去,国防部大楼是一个工整的正方型建筑,从空中望去,其楼顶则组成了国防军的四角棱星标志,其意含方正之意,同时也隐括着国防军的信仰“荣誉、责任、国家、奉献”,共和十年元旦投入使用后,这里便成为了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

    在对日宣战之后,作为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的国防部大楼也就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一个政府机关,而国防部大楼负6层的战时指挥中的任何举措都决定着前线的一切,这里是国防军的名副其实的心脏,甚至于一定程度上超过那处位于市中总理的私人“绿岛”的那处最高统帅部。

    “不可能!”

    国防部大楼负6层的作战室内响起一声驳斥声。

    未等汇报的参谋官把话说完,王公亮就站起身来用三个字作了回答。王公亮的反驳让作战室内的气氛一变,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不过三十五岁的国防军副总参谋长,不过更多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称他为“王总长”,原因非常简单,他是代理总长,这个代子他已经扛了三年多,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更认为他是总理司马在国防军的一个棋子,毕竟他太过年青。

    几年前改编国防军时,各方尽管心知无缘角逐中央之位,但所能接受的总参谋长的人选是蔡锷或蒋百里,但是因能接受的国防部长的人选只有蔡锷一个,所以只能另他人,至于蒋百里却因其个人原因与这一职务无缘,最终各方还是接受了司马的建议,由王公亮以副总长之职出任代理总长,一代就是数年之久。

    “我说的不可能,不是第二集团军不能在16天内打下仁川,而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这一战咱们铺开的摊子太大了,辽东、朝鲜、台湾、还有以后的琉球,目前根据动员令,除去64个师之外,我们已经动员52个师,官兵多为整编后退役官兵,所以在兵力上我们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运力呢?总长,我们在辽东方向是靠着海路和陆路运输的两路并进,才保证了第一集团军的全面进攻和第二集团军的预备进攻,至于第三集团军,其所需要的弹药部分是通过同郑路南下,所以不会挤占北方方向的运力,但是其未来物资将全部依赖海运!目前我国的商船吨是136万吨,农商部要求我们必须要给民间保留86万吨的运能,而现在的这50万运能,80%都分配给了海军方面,用于保障在台湾的登陆行动,一艘万吨商船只能挂载6艘登陆艇,海军和第三集团军每天都打报告要船!旅顺那边让第二集团军催的也是天天喊着要船!现在第二集团军又要船,而且一开口就是至少15万吨!就是把咱们生吞了,也凑不出这么多船给他们!除非不打台湾和琉球!可能吗?”

    王公亮的话让作战会议室内陷入了沉默之中,原本还准备再说些什么的的蔡锷同样沉默了,打台湾和琉球不仅仅只是面子问题,这两地直接关系到这次战争是否能够真正获得胜利,达到尽可能削弱日本、减轻东方压力的战略目的。

    早在参谋部制定对日作战计划时,台湾就是必攻之地,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中国不自己打下来,在谈判的时候,日本人即使是同意把台湾交给中国,但介时台湾作为中国的必收之地,就会成为日本手中最重要的筹码,而列强介时出于抵制中国出发点,同样会支持日本,台湾、旅顺不下,将会对未来的谈判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日俄战争时,日本人所得到仅仅只是半个库页岛而已!而之所以可以占到这个“大便宜”,还是在全世界都支持他的情况下,在英、法债主的威逼下,内外交困的俄国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半个萨哈林割给了日本,至于战争赔款则是一分没有。

    而1905年时对日本有利的国际大环镜,却并没有出现在这次战争的中国身上,甚至于中国反而面临俄国那种需要承受外部压力的局面,各国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日本,但是却不能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过于削弱日本实力,是英、法、美等国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们需要远东保持平衡,如此他们才能维护自己的远东利益。

    只有打下来,造成既成事实后,即便是他们不支持,也无力改变国防军大兵逼境的现实,到那时外交部才能紧紧的咬住赔款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和列强周旋,最终达到地也要、赔款也不能少的双赢局面,而不是仅仅只是得到赔款或是一丁点肉沫。

    如果打不下来计划中需要的那些地区,不形成进军日本本土重兵压境之势的局面,英法美绝对不会逼迫日本同意让步,接近中国提出的媾和条件。因为到那时对于英法美而言,如何保住日本不被中国吞并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像现在,英法美所考虑的问题是让日本体面的结束战争,以确保日本不被过份削弱。

    “公允,交通部不是同德国达成协议,从德国租借35万吨商船吗?看看在交通部那里想想办法,想办法把他冷御秋需要的15万吨商船挤给他,新加坡那边就是一个紧箍咒,咱们拖不下去了!”

    一直未发言的蒋百里开口轻声说道,作为国务院军事参谋部总长的他,一般情况下并不介入讨论,以避免因此引起的与总参之间的尴尬。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和国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