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娘垂下了眼:“哪位?”
那锦衣卫诡异地一笑:“高大人哪。”
芸娘:“应在西边屋里吧。”
那锦衣卫:“你们还一东一西,不住在一起?”
芸娘抬起了头:“要带我去哪里,我这就跟你们走。我的事不干他的事,他的事也不干我的事。”
那锦衣卫办过多少案子,抄过多少家口,既见过苦命人相濡以沫一起死的,也见过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见芸娘此时这般神态,说出这般话语,便盯着她:“你是怕他牵累你,还是不愿自己牵累他?”
芸娘沉默在门边。
录房里黄锦的话传出来了:“怎么回事,还不带进来?”
那锦衣卫立刻对芸娘说:“进去吧。”
芸娘拎着包袱走进了录房。
那锦衣卫只得自己走到了西屋门口,这时门已经开了,高翰文站在门内。
“恭喜了。”那锦衣卫向高翰文拱了下手,“收拾了东西,我们送高大人出去了。”
高翰文:“去哪里?”
那锦衣卫笑着:“先去录房吧,到了录房就知道了。”
黄锦在录房等着高翰文。高翰文不认识黄锦,也不想多说话,只是静静站在黄锦的对面,等着他发话。
芸娘手拎着包袱,站在一侧微低着头,从高翰文进来就没有看过他一眼。
黄锦:“你就是高翰文?”
高翰文:“罪员高翰文。”
黄锦从袍袖里掏出了圣旨,慢慢展开:“上谕!高翰文听旨!”
高翰文这才惊了一下,撩起长衫跪下了。
芸娘眼中也闪过一道惊疑,头低着,却显然在专注地等听圣旨的内容。
黄锦宣旨了:“原翰林院修撰高翰文,实无经略之才,妄献治国之策,所言‘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略误国误民,朝议痛恨,朕思痛心!”念到这里黄锦略一停顿瞟了一眼高翰文。
高翰文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却无言语,等听下文。
芸娘的眼也难过地闭上了。
黄锦接着宣旨:“姑念尔虽才不堪用,尚心存良知,不与郑泌昌何茂才者流同污,能体治下灾民百姓之苦。朕秉承太祖高皇帝‘无心为过,虽过不罚’祖训,免究尔罪,着回翰林院仍复修撰之职。尔苟怀报国之心,则有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典》在,经史子集,从头仔细读去!钦此。”
雷霆过后雨露突然降临,春梦醒时已经恍若隔世,而昨夜与芸娘一番龃龉,现在也猛然觉到是牙齿咬到了舌头。两人都是一宿未睡,而芸娘今晨起来就再没做饭,一枕无黄粱,已是分手时。高翰文磕了三个头,高举两手去接圣旨,目光不禁望向侧面的芸娘。
芸娘却身子一软,突然晕在地上。
黄锦:“怎么回事?快去看看。”
一个锦衣卫就站在她那一侧,连忙挽起她的一只手臂,捧住她歪在一边的头,看了看:“回黄公公,是中暑的症状。”
黄锦:“快掐人中!”
那锦衣卫本就熟通此道,有了吩咐,大拇指便掐住芸娘的人中,立刻又说道:“还有饥饿的症状。”
黄锦又转对另一个锦衣卫:“喂口热水!”
高翰文突然接言:“没有热水,我这去烧。”
黄锦:“我呸,等你烧热了水,人也没了。端碗凉水来,不要用井里的,用缸里的。”
那个锦衣卫奔了出去。
黄锦已从书桌前走了过来,弯下腰端详芸娘的症状:“为什么没吃饭,是镇抚司没给粮米吗?”
高翰文也已捧着圣旨站起了,立在一旁,知是问他,答道:“厨房里有。”
黄锦:“为什么不做?”
高翰文哪里能答,低头默在那里。
端水的锦衣卫捧着一碗水进来了,过来便要喂芸娘。
黄锦:“这不是吃的,端着待在边上。”
那锦衣卫便捧着水待在那里。
黄锦挽起了右手的衣袖,伸直食指中指在水里浸湿了,一边吩咐搀着芸娘的锦衣卫:“扶住她的头。”接着便用食中二指在她的左颈部先用水轻刮了刮,接着夹扯起来。
一把,两把,三把,芸娘的颈上便显出了紫黑色的一条!
随着一声轻哼,芸娘悠悠醒了。
黄锦:“莫动,还有两处。”说着又去颈部的另一边扯了几把。
又是一条黑紫。
“扶住头,后颈还有一处。”黄锦又转到芸娘的背后,在她后颈脊椎处又扯了几把。这才站起了:“坐着莫动,换碗水给她喝。”
民间中暑救急,北人放血,南人扯痧,尤以扬州人精于此道。湖广一带扯得满颈满胸满背,扬州人只要在颈部扯上三处,即可救人。黄锦就是扬州人,芸娘又是江南体,三把下来已然解暑。
黄锦走到了录房门口,那锦衣卫又已换了一碗水端了进来。
黄锦望着午后的烈日:“日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