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二章 安娜与《雷雨天的老教堂》(1 / 4)  全能大画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机场的休息室中。

    伊莲娜小姐的目光从《亚洲艺术》上的英文期刊名移开,重新落回封面的图片上。

    “是宗教画?”

    安娜不是个虔诚的教徒。

    不过做为构成中欧贵族精英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伊莲娜家族的成员在传统上要信仰天主教。

    和伊莲娜家族的历代女儿们一样,安娜上的也是有强烈教会气质的公学。

    就是那种老嬷嬷会给学生们读新约、旧约全书,学校里有独立的忏悔室,毕业的学生会被称为“瓦萨”、“圣佛朗西斯”、“莱文顿”姐妹(注),然后嫁给一个在联谊舞会上认识的类似“伊顿”男孩的贵族学校。

    (注:皆为久富盛名,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接近100%的顶级私立中学。多为女校。而著名的伊顿公学,则只招收男性学生,是所男校。)

    顾为经上的中学也号称是贵族学校,但本质上菲茨也只是一个商业教育集团罢了。

    和安娜上的那种学费恨不得贵到让老顾同学尿裤子,学校职工要远远比学生本人多,上课过程是四五个学生跟着一位老教授,在外墙爬满常青藤的建于1907年的古老小楼里读莎士比亚的真贵族学校比起来。

    还是在乡下土包子的层次。

    伊莲娜小姐却不太喜欢校园里那种强烈的宗教气息。

    准确的说。

    安娜实在喜欢不起来,任何在二十一世纪,还会发给学生一本《天主教淑女行为准则》做为日常个人操行手册的学校(即使学校里的餐具是纯银的,她也不喜欢)。

    但这不妨碍伊莲娜小姐对教堂建筑了解的很深。

    无论是绘画、文学、哲学、神学……还是教侦探猫大姐姐谈恋爱的情感心理学。

    先甭管实操上的效果怎么样。

    树懒先生一直以来,都是超级出色的理论家——“纸上谈兵”的大师.JPG!

    安娜随便扫了一眼期刊上的《雷雨天的老教堂》的扫描封面,便认出了那是一座英国或法国式的殖民地教堂。

    区分是英式教堂还是其他地方的教堂的诀窍在于,除非是在特殊的移民社区,英式的教堂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洛可可、罗曼、或者中欧拜占庭式样的装潢元素,多为哥特式样。

    而哥特式的美学风格在建筑上又被称为法国式的风格。

    伊莲娜小姐一直觉得蛮有趣的。

    大洋两岸的英国法国互相看不顺眼了那么多年,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战争打的天昏地暗,战火绵延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可英吉利海峡的两岸,做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天主教国家,和最为强大的新教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彼此仇恨、彼此轻蔑、彼此用火炮对射,而他们最为骄傲的标志性宗教建筑,在美学风格上竟然是完全趋同的。

    这大概就是某种艺术的强大力量吧?

    法医证据学里有一句名言:凡有相遇,必有交换,凡有交换,必会留下痕迹。

    “凡有交换,必会留下痕迹”——这就是在侦探家笔下,总是会一次又一次的被反复提及的著名的「罗卡定律」。

    伊莲娜小姐觉得这句话除了可以用在福尔摩斯抽着烟斗,通过坟地里的一具无名男士指甲缝里的含有织物碎片的泥土,断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的场合。

    在美学上。

    它也有着某种更加恢弘的表达方式。

    行商能在南亚次大陆,沿着丝绸之路,穿越瓦罕走廊,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在跳跃的阿富汗雪豹和长角弯弯的马可波罗羊群之中,在山崖边的一座斑驳的佛像之上,看到脸型椭圆,眉细长而弯,眼窝深,嘴唇薄,鼻梁高挺的佛陀面容。

    它是犍陀罗式工艺美术风格的特征。

    佛教是典型的亚洲文化。

    但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却又带着强烈的希腊化的特征,这些佛像的面容上,都有着希腊罗马人的五官面貌。

    相关的研究告诉安娜,这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结果,那次东征打穿了亚欧大陆的交通,使得希腊文化和造像艺术能够向着亚洲传播。

    这种造型风格在旧日贵霜帝国的版图上发扬光大,在随后的1000年间,它沿着陆上的丝绸之路传入东夏,到达盛唐的首都长安,再一路向东,传至朝鲜,日本,甚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再传回欧洲。

    哥伦布船长扬帆起航,怀中放着一本拉丁语的《马克波罗游记》,准备去寻找那传说中布满黄金的国度“中国”。

    他在海图上规划着自己的漫漫长路的时候,他是否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某种无形无质的东西,已经通过贸易和商队,越过了重重山岳和茫茫大海,完成了这次环游欧亚的遥远的旅行?

    法显和尚和玄奘法师,都曾穿越路上丝绸之路,一路深入亚洲的腹地。

    当唐三藏坐在骆驼上,在梵衍纳国的山间兜兜转转,忽然穿过群山,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在日记中写下“王城东北阿,有立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