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王爷,就是最大的不是!
“她是要把持着王爷,自然看我不顺眼。”
“别胡说。”十五也听说过有些人家是这样的,主母进门,就对原本夫君身边的人容不下,但那说的都是房里人,蝉衣却不是的,“再说蝶衣也是伺候王爷的,怎没见她说什么。”
蝶衣怎么跟她一样?那个没心眼的傻丫头,从来也没肖想过王爷。从前这是好事,可现在看来,倒还不如有一个挡箭牌在前头,也免得她要独自一人面对蒋氏。
只是这些话怎么说得出口?蝉衣欲言又止,最后也只能道:“王妃不是个容人的。你和初一是命好,蒋家没侍卫陪嫁过来,她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只我是内宅的,又是定北侯府出来的,她自然要防着我。”
“更胡说了。”十五听她这么说,觉得更没道理了,“王妃怎么不容人了?再说这事儿还是王爷提的,也是为了你和蝶衣好。你别胡思乱想了,我们都是夫人挑出来的人,夫人也不会亏待我们,定然会仔细给你挑门亲事的。这些话,千万可别再跟人说了,若是让王妃听见,那可真的不能容你了。”
蝉衣听着十五的脚步声远去,突然举起床上的包袱,狠狠摔在了地下。定北侯夫人会给她挑门什么样的亲事?再好也无过是跟从前嫁出去的那些丫头们一样,家里略有些店铺或田地,吃饱穿暖总是有的,可是人呢?她到哪里再去找一个跟沈数一样的人呢?
蒋氏,你也逼人太甚了……
桃华完全不知道她已经背了一口锅,直到两日后车马上路,她才从桔梗儿口中得知蝉衣被留在了定北侯府。
“有人说是王妃不让她回京城……”桔梗儿一脸不高兴,“明明这是王爷的意思。”为什么要把黑锅扣到她们王妃头上?
“这是谁说的?”薄荷也有些恼了,“定是她自己说出去的!若不然留几个人有什么,郑嬷嬷不也留在西北了么!”
桃华倚在车厢壁上笑了:“你们恼什么,让她说又能怎么样?我就是不让她回京城,谁还管得着不成?”按说她嫁过来,郡王府的内宅就都归她管,一个丫鬟怎么安排,全随她的心意,哪怕这个丫鬟是伺候沈数的旧人,名义上来说也要听她的。
“可这——平白的王妃就背了个名儿……”桔梗儿现在也不是那十一二岁的黄毛丫头啥都不懂了,郑嬷嬷瞧着她将来就会接薄荷的空儿,趁便也教导她些事儿,故而这会也知道这里头的利害。刚进门就不容前头伺候过王爷的人,这名声可不大好听。
“傻丫头,这有什么。”桃华只是笑。因为她说过一句话,沈数就把蝉衣留在了西北,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她背几口锅算什么,“既然王爷托了舅母替她挑亲事,那这事儿就怪不到我头上来。”沈数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都知道他身边的人是定北侯府出来的,还交给定北侯夫人管,自然不会亏待了她们。将来就是蝉衣有什么不如意,也根本与她无关了。
“若是她乱说话,坏了王妃的名声呢?”桔梗儿有点着急,“等回了京城,说不定就有人拿这个来做文章,无事生非的人多着呢!”京城看王妃不顺眼的人可多着呢。
“哟,居然还会说‘无事生非’了。”桃华随手在桔梗儿脑门上戳了一下,“有长进。”这丫头头发稀薄,脑门儿就显得特别的大,如今年纪略长,头发倒是显得多了点儿,可惜发际线还是维持原位,脑门儿仍旧很大,戳起来特别顺手。
“王妃!”桔梗儿捂着脑门跺了下脚,“郑嬷嬷也说,王妃得小心外头的名声呢。”
桃华笑了笑:“这我知道。”郑嬷嬷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做为皇子正妃,若是在外有妒嫉不容人的名声,于皇家脸面也无光,太后和皇后也就有了责备她的把柄。
“那些名声,于我并不要紧。”一则她不在乎那些虚名,二则她的名声靠的也不是那些——蓝田、洛南、西北,治疟、种痘、救护,这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桔梗儿眨巴着眼睛正要说什么,就听外头乱哄哄的,掀起帘子往外一瞧,顿时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从燕州城往京城就一条官道,当然跟京城附近的官道是没法比,不过比西北的普通道路还是要平坦宽敞许多。沈数既然要回京,马车自然要从这条路上走,再无别路。此刻官道上一马平川,可路两边却有数千百姓,相互挤着站在一起,见马车帘子掀起,便都喊起来:“王爷王妃一路顺风啊。还要再回西北来看看啊。”
这些百姓显然是未经组织,喊起来一片乱糟糟,不仔细听甚至听不清在喊什么。然而正因如此,他们的感情才显得特别真实。
桔梗儿愣愣地看着外头,半晌才喃喃地道:“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内宅的妇人,或许要苦求一个贤良无缺的名声,哪怕为此受委屈,然而她家王妃却不是普通的内宅妇人,她不依靠这贤良的名声也一样能立足。
沈数虽然臂膊上的伤还没好,却不肯坐马车,而是在外头骑马,这会儿乍见城外这些百姓,也微微有些吃惊,忍不住对身后的初一和十五笑道:“我往京城去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