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角色。
每个人都是这样。
比如,周围的人觉得你应该是个特别喜欢玩游戏的网瘾少年。
但你其实没有别人想的那么网瘾,但因为你对这种设定并不排斥,所以会开始自称网瘾少年,无形之中,行为上也会开始偏向网瘾少年。
摆烂啊,跟风啊,或者讨好型人格啊什么的,虽然严格讲并不是一码事儿,但多少是和这个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这便是荣格所提出的四种人格系统原型之一。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地方很好,坏的地方很危险。
而出现在前意识之中的希洛克,形象是一个成年女人的X感形象,这便是世人对原本无形之物希洛克的一种认知。
我觉得伱应该就是这个形象。
而希洛克本身也不排斥这个形象,于是愿意扮演这个形象。
于是,这便是无形之希洛克的自我,也是她的人格面具。
但要知道,人格面具往往不是真正的我。
前意识自我,也正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个门卫,压抑住潜意识之中不好的东西,允许一小部分能被接受的潜意识进入意识之中。
比如憎恨,嫉妒,怨恨等等。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待我是善良的,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邪恶的,这便是前意识发挥作用,在压制潜意识中不好的东西。
可一旦潜意识力量爆发,做出“极为冲动”的选择,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情。
比如,明明是个不错的人,怎么就做出了这么可怖的事情?这简直是个恶魔。
而想要看到真正的自己。
在游戏中,看到真正的希洛克。
那便要进入第三层,也就是意识,超我。
表现在游戏内的攻坚流程。
是boss所在的【真理的意识之棺】,所讲的便是意识层面。
以及三个围绕在boss周围的助力攻坚boss的buff图,或者说是小副本【无欲之棺】。
也是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个无欲之棺的名字,便是否定,忘却,压抑。
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不至于整天活在焦虑之中,便构建出了心理的防御机制。
比如,将不愉快的事情忘却,将噩梦压抑,将一些事实否定。
像是一些小孩闯祸后,捂上眼睛或者捂上耳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信”来获取心理安慰,便是一种否定的心理防御。
而一些成年人常说的“我真希望没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我不能再去像她(他)了”,这有目的的忘却,便是属于压抑。
所谓“触景生情”,其实就是因为压抑物被外因刺激,而从意识深处被唤醒。
任何事情,逃避都是没有用的,自我是无法逃避自己的。
这就有点像是“良心的谴责”。
比如你做出了一些社死的操作,会觉得很尴尬,想逃离地球。
所以慢慢你会忘记这些事儿,也就是忘却,防御机制便是【否定】与【压抑】。
而突然有一天,别人做了类似的事情,让你回想起“遗忘的社死”。
【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我】
这便是压抑物被唤醒。
一般来说,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这便是继续压抑。
总不能说,一直社死一直爽吧?
那应该属于是潜意识欲望彻底爆发,整个人开始情感变态了。
意识超我,就是用来抑制潜意识本我之中那些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劝导自己成熟向善的。
某种共通点来说,文学,艺术,这些东西诞生的一部分原初驱动力,其实便是源自于意识超我对于潜意识本我的一种抑制。
简单理解,那便是自律,克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来到二阶段希洛克精神世界的第三层后,这便是意识超我的区域。
潜意识的人是本能,对应游戏中希洛克的设定便是“无形”。
成年女人形象的希洛克,则是她的人格面具。
而来到超我,来到意识这里,玩家就能看到真正的希洛克。
少年,女王,以及由蛇,蝙蝠,山羊等动物组成的怪物。
而少年形象,女王形象,以及兽形象,三种形象切换,是深层中,最后的boss。
boss是只有一个的。
但会随着攻坚,在这三种形象中开始切换。
这三种形象,分别对应着荣格所提出的四种人格系统原型中,除却人格面具后的另外三中。
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
阿尼玛,便是每个男人心中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人部分,是男人心中认为的女人好的特点,每个男人都会对心中阿尼玛的特点感受喜爱,所以,遇到像自己的阿尼玛女性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