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新时代 第245章 夕阳下的和平(求月票!)(3 / 5)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老师。

    “曼施坦因元帅,对于贵国在俄罗斯东部的军事行动,我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鉴于俄罗斯东部正在上演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大规模难民潮,我国政府决定和西岸推进2。5至5。5公里,以确保可以为难民提供更为有力的帮助!”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但张镇国知道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国防军渡过乌拉尔河,仍然需要配合国务院的这个借口,在德战区时将防线推进至西岸,实际上是为了威慑德军,同时兵不血刃的夺取西岸立足点,一但需要的话,突劂斯坦集团军群便可以……

    “张,你我都是军人,我们都清楚的明白,你们越过乌拉尔河的目的不是吗?”

    曼施坦因摇了摇头,即便是自己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也琢磨不透这些中国人,他们总是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就像现在,即便是白痴也知道他们的目的,但他们仍然将自己的目的隐藏于一个“正义”的名词之后。

    “曼施坦因元帅,我想,如果德军对东岸没有任何意图,那么就不会因我们的行动而感到惶恐与不安不是吗?元帅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国,自然清楚的知道一点,我国比任何国家都爱好和平,我们会千方百计避免战争,更无意与传统的友好国家争持……”

    “那么张,你又如何解释你们现在的行为呢?”

    “安全!元帅,你带来的是近百万虎狼之师不是吗?”

    “你们会撤军吗?”

    “你们会撤军吗?”

    在这种反问之中,客厅内的气氛慢慢的变了味,曼施坦因身旁的德国将军们,偶尔会轻声交流一下,而张镇国则偶尔会转头和身旁代表俄罗斯帝国派来萨达耶夫中将用中文勾通,偶尔两人会笑出声来。

    对于近在咫尺的德军,张镇国并不担心,在乌拉尔河对岸,突劂集团军群已经做好的战斗准备,储备十数年的物资足够突劂集团军持续作战两年以上,不过眼下,按照总理的说法“友谊为上!”,作为总理的老朋友,张镇国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位总理的嘴中国与国的友谊是什么。

    作为c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自然知道,在河对岸的突劂集团军群是中**队真正的精锐,是全世界唯一处于战备长达21年的军队,这支军队时刻都在准备着作战,在中国国务院任职期间,自己曾到过突劂斯坦,参观过那支军队,那支军队从组建就是为了进攻,所谓的防御性力量,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他们的演习、战术、布属全部都是为了执行他们的大纵深作战,在他们的作战计划中,一但发起进攻,甚至在两个月内就会兵进莫斯科城下。

    “137个师、旅,三分之一为数装甲师、机械化师,全摩托化部队……近8000辆坦克多半为重型坦克、两万架以上的战斗机、攻击机、三千架以上战略轰炸机、数千架运输机、直升机,一但发起进攻,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们的进攻……”

    联想起情报部门上报的突劂斯坦集团军群的情报资料,曼施坦因只觉得头皮发麻,这支军队不同于苏军,即便是200个师的苏军也不会让自己心生惧意,但眼前这个张镇国身后的部队,却是一只极为恐怖的力量,他们唯一欠缺就是实战经验,素质优良的军官、训练有素的士兵配以精良先进的装备,而且在他们身后,还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员和庞大的工业机器为之提供武器,如何避免和他们之间的战争,才是自己应该思考的事情。

    “张,十六年前,我离开贵国时,在欢送宴会上,我曾说愿德中两国的友谊长存,终其一生,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与贵国发生任何武装冲突,而且我会竭力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望着这位自己曾经的学生,曼施坦因缓声说出了自己的相法,柏林的同样明白这一点,早在越过伏尔加河时,元首就亲自发出电报,要求德军推进至中国边界后,避免与中**队的冲突,而元首之所以让自己负责这场战役,或许正是出于自己和中**方之间的友谊。

    “我想,我们可以在我们中间设立一条非武装带,你觉得呢?”

    在曼施坦因让步之后,张镇国笑了起来,同时站起身来。

    “元帅,作为回报,里海沿岸的阿特劳将为一个非武装城市,如果德**人愿意的话,这座城市同样向德**人开放!这座城市将会见证,中国、俄罗斯与德意志帝国之间的友谊!”

    友谊!

    或许只有天知道,对于张镇国而言,现在自己得到了国务院和西北需要的,控制西岸部分地区,尽管国务院未加以解释,张镇国知道,自己的那位总理需要的是前进基地,二十余年来,苏联人依乌拉尔山及乌拉尔河建立的“乌米扬诺夫防线”始终是中俄两国的心腹之患,而现在,苏俄的溃败瓦解了这条防线,获得了这片前进基地后,只需要一个命令,突劂斯坦集团军群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俄罗斯大平原。

    “萨达耶夫中将,恭喜你,这座城市是俄罗斯帝国收复的第一座欧俄城市!”

    两个小时后,在参加过曼施坦因举行的执行宴会后,坐上直升机的张镇国语气平静的对身旁的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