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乱世的征兆(2 / 3)  1895淘金国度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就在这一瞬间,网、好赶到这里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萨拉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挥手犹如一道闪电,朝警察颈部猛击一拳,警察冷不防一个趔趄。正在这时。普林西普的枪声响了,枪弹打穿斐迫南的脖颈和他妻子索菲亚的腹部,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奥皇储夫妇一命呜呼。

    四下里一片混乱,米哈伊洛趁机飞快地逃离了现场,而普林西普当场被捕,但这已经无法阻止一场将会波及全世界的战争爆发。

    虽然后来历史上都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列强本就矛盾重重,但谁也不会否认,刺死斐迪南大公的萨热热窝事件正是最终引发这些矛盾,点燃战争导火线,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虽然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却理所当然的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集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有些突然,奥匈帝国虽然想利用这个借口发动吞并塞尔维亚的战争,但是巴尔干火药桶之名不是白叫的,这个地方民族成份复杂。各国势力交错,奥匈帝国立即采取行动,极有可能引发更强大敌人的加入,比如一直觑视巴尔干半乌的沙俄,所以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后,奥匈帝国立即向塞尔维施加强大压力,同时立即与盟友德国联系,争取德国的支持,以便借此发动这场蓄谋以久的吞并战争。

    塞尔维亚一开始也非常强硬。拒不交出凶手普林西普,同时寻求国际支持,巴尔干局势再趋紧张,而且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英国原本想对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问题采取强硬手段的计划也不得不开始犹豫,起码与阿拉斯加最后斥诸军事行动来解决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问题是英国不得不有所顾忌的作法了,如果真的英阿大战,专注一地的阿拉斯加不是英国短期之内可以解决的,倘若再次陷入纽芬兰漩涡,其在欧洲的利益将遭受重大损失。

    “斐迫南被刺,巴尔干火药桶即将点燃,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估计不会有太大问题了,现在就看杰克那里能不能有所收获了。”叶德轻吁了一口气道。话说英国人的强硬态度,阿拉斯加也是不愕不有所担心。

    “没有这么容易,各个国家对自己的军队都充满了信心,德国犹其如此,想要从他们那里拿到点利益,有若虎口拔牙,杰克现在还没有一点进展呢勒布雷摇了摇头道。

    叶枫笑道:“也不会太久了。只要奥匈帝再得到德国支持,巴尔干大战就不可避免,接下来就会波及欧洲。只有在德国人在太平洋的殖民将会遭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才有可能动心

    “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奥匈帝国一发起战争,沙俄必然要介入。大国之间的战争可没有这么简单,他们就不会有所顾忌。”刘楚雄有些担心的道,就算去年的纽芬兰事件,最后还不是光打雷不下雨,英国也好,美国也好,包括阿拉斯加自己其实哪一个想真正斥诸武力解决。

    “那里不一样。欧洲各国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各国备战的情况就可见一般,准备了这么久,早就蓄势待发,就像一个炸药库摆在那里,这一次火药包已经点燃了,不炸是不可能的。”叶枫摇了摇头道。

    叶德也认同这个意见,笑道:“协约国和同盟国在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都相继召开过军事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关键是他们都想先发制人。上个月那个德国总参谋长说的话。你们记得吧,迫不及待啊

    叶德一说起这个,刘楚雄。李成玉等人都脸含笑意,月份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公开宣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来说,战争越快越好其对战争的渴望和信心可见一般。大战基本条件已经成熟。这一次已经无可避免。

    “这样看来,我们必须尽快解决纽芬兰的问题,稳定东线,理顺与英美等国的关系,才能集精力来筹划南向特别是西向的重大战略。

    。刘楚雄点头道。

    叶德看了看叶枫,叶枫点头道:“没有问题,估计罗德马上就要出尔反尔了

    旧旧年7月日,原本声势越来越大的反对纽阿金融一体协议的示威行动突然就遭受了重大挫折,那个被一些顽固分子推出来的行动领袖,前总理罗德在一次集会当,发表讲话,称纽阿金融一体协议并非毫无用处,这个决策的执行实际上对于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经济无疑具有强引汇进作用,对千纽芬和拉布拉多融入经济快谅发展的以攒八陆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个协议并未经过全民同意,并不能代表全体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人民的意愿,罗德认为。这种重大决策,应该经过全体公民投票表决才能付诸实施,政府擅自与阿拉斯加方面签订协议,属于强*奸民意的行为。

    当时现场可说是鸦雀无声,虽然罗德斥责政府强*奸民意,可是罗德前面的话完全就是一百八十度转弯啊,他们上街流行示威,虽然打着政府强*奸民意的旗号,但是主要还是对于这个协议本身并不认同啊,可是现在身为领袖的罗德明确指出这份协议本身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居然还有积极意义,这是自己拆自己的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