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称呼,是太后娘娘,而不是皇祖母,心里不由一动,脱口问道:“四哥,你恨太后么?”
盛舒煊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而是语重心长地劝道:“你大姐姐的事儿,现在还真不好办……梁老三一早就被严加看管了起来,自从赐婚旨意宣布,便再不曾踏出府门半步,想必承恩公也知道,有的是人想弄死梁老三呢!”
若真能将人悄无声息地弄死了,那大姐姐即便嫁过去,也不用被个荒淫残虐的畜生糟践,顶多是受些公婆怠慢,有庄皇后的面子和安定侯府为靠山,日子艰难些也总不至于过不下去。
傅清扬皱着眉,这么些天也没能想出个办法,不由烦躁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盛舒煊叹道:“先不要轻举妄动,你大姐姐是个聪明人,总会有办法的……”
天色太晚了,盛舒煊不好在后宫久留,待庄皇后回来,便告辞离开了。
盛舒煊战功卓越,年纪轻轻便隐隐有压制平阳伯的势头,如今兵权在握,若他有心争储,未尝不能一搏。
所以盛舒煊刚一回宫,朝堂风向又开始转变了。许多官员,尤其是武将,都十分佩服他,更听说他治军颇严,身先士卒,对他的印象就更好了。
盛舒煊自幼养在中宫,是无可厚非的中宫党,二皇子出身够硬,本就是储位的最佳人选,如今有了四殿下的支持,更是如虎添翼,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纷纷倒向了中宫。而一些曾经支持大皇子的,眼见着盛舒爃如今日渐势微,立马站到了盛舒煜那边,气得盛舒爃愈发嫉恨。
隔日早朝,有御史参奏大皇子在府中不思悔改,心中怀恨,将对皇上的怨气撒到下人身上,短短几天,便有两名奴婢被折磨致死。
盛舒爃这般残虐猖獗,惹得龙颜大怒,当场斥责,幸亏大皇子被勒令闭门思过,没有参加早朝,不然被这般狗血淋头的一骂,以后也就不必出来混了。
皇帝下令内廷司的人前往大皇子府好生教导他规矩,可内廷司是庄皇后的势力,名为教导,实际上是变相的监视。
盛舒爃的困境更加艰难了。
与此相反,盛舒煊立下战功,不仅夺回两座被侵占的城池,自他戍守边关起,很是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于是皇帝为了嘉奖于他,特封他为王,赐号端,是皇子中被封为亲王的第一人。
皇帝金口玉言,顿时满朝震惊,文武百官中,即便有想反对的,也找不出理由来,毕竟人家四皇子真真切切的战功摆在那儿,由不得人家不服。
盛舒煊摇身一变成为第一个亲王,其尊荣自然无人能比,势力更加如日中天,在武官中的威望也加强盛,连带的,这些年一直被压制着的中宫,立马翻身。
皇帝慈爱无比地问:“朕已经命内务府选址了,不日亲王府就能建好,暂时你还是住在皇子府。至于封地,朕还没想好,你自己可有什么想法?”
盛舒煊恭敬一揖:“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儿臣感激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提出要求!”
皇帝哈哈一笑:“无妨!你是皇子中第一个被封王的,这份尊荣是你拿命换来的,有何想法,只管提出!”
盛舒煊谦逊地笑了笑,忽然撩起衣袍跪下来,郑重无比地道:“父皇如此恩赐,儿臣斗胆,恳求父皇暂时不要赐给儿臣封地!”
这话一出,不仅是皇上,满朝文武都震惊了,心想莫非四皇子是傻了不成,哪有当了亲王不要封地的!
皇帝好奇问道:“哦,这是为何?”
盛舒煊朗声道:“如今边关未靖,四海未宁,儿臣在边关这些年,时常见到大盛百姓苦于敌军侵扰,民不聊生!昔日繁荣幽州,如今满目疮痍,儿臣身为大盛子民,身为父皇臣子,实在寝食难安!所以恳求父皇,待儿臣驱逐鞑虏,再将夺回的幽州作为封地赐予儿臣,儿臣愿自己及其后世子孙,为大盛永守国门!”
一时间,朝堂寂静无声,众人都被这番慷慨激昂的宣誓给震撼了。
许久,皇帝忽然大喝一声:“好!好一个‘为大盛永守国门’!得子如此,朕心甚慰!就依你所言,北疆夺回之地,将来尽予你作为封地!望你不忘今日誓言,严守边关,还四海清明!”
盛舒煊磕头谢恩:“儿臣谨记!谢父皇隆恩!”
端王府还在建,盛舒煊依然住在以前的皇子府,其实要他说,建不建新王府都无所谓,反正未来形势不明,有没有机会住进王府里享福还不一定呢。
盛舒煊被封为王爷,春风得意,越发衬得遭到贬斥的大皇子处境堪忧,一时间,这两位皇子便被帝都百姓时不时拿出来比对,无一不是恭维端王爷的神勇威仪,顺带着再嘲讽一番出身卑微的盛舒爃,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转眼皇帝的万寿节来临,普天同庆,百官朝贺,宗亲祝寿,提前几天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到了正式这一天,皇帝带着宗亲在太庙祭了祖宗,然后便开始从白天到夜晚的宴饮。
金殿布置得焕然一新,柱子上皆缠了红绸,廊下挂着大红灯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