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2 / 4)  元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们还会相约着去镇子老街上品尝一碗虾仔馄饨,亲亲热热的,活像一对小恋人的模样。这在校园里就显得非常醒目。但班上没有丝毫的非议,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俩是表姐弟,是亲戚,从小在一起的,很正常。只是无端的有些羡慕。

    有时候他们自己想了也发笑,就因为避免尴尬,秀平撒的那句谎,却被大家都信以为真了,两个人的“正常生活”就有了一道绝妙的安全屏障,把老师们都瞒过去了哩。班主任徐桂林就曾对他俩说:“不错啊,你们顾庄中学培养了一对好姐弟啊。”

    秀平就调侃存扣:“想不到上了高中我倒多出一个小表弟来了。”

    存扣说:“我比你小,你本来就是我姐嘛。”

    秀平就不吱声。存扣拿眼看她,发现她眼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就问:“你怎么啦?”秀平水汪汪的眼睛深情地盯着存扣,轻声说:“你这样说,我真的很高兴。”

    存扣“噢”了一声,心里很感动,心想我们何止是姐弟呀,轻声对她说:“我们两个这样好,我也很高兴。——你呀,有时候真像个孩子。”

    “哦!”秀平就叫起来,“我就想做孩子!我就想做你妹妹!”

    “喔,妹妹。”存扣果然叫她一声。

    “死相哦!充老哦!”秀平见存扣真的喊她妹妹,攥起拳头作势要打他。两个人哈哈大笑,他们感到很快乐。

    存扣和秀平被选为了班干部。存扣当副班长,秀平是学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

    这天,班上开语文教研课,来了一帮领导和老师来听,在教室后面坐成一长溜儿,非常郑重的样子。徐桂林老师是个老语文教师,最擅长古文,因此他就跳过几篇课文,把后面白居易的《琵琶行》调到前面来讲。这样也许更便于他在课上纵横捭阖,引经据典,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教学功力和风采。

    高中教师果然不同一般,徐老师示意起立的同学坐下后,转过身,粉笔在黑板上“吱溜溜“一阵响,”琵琶行“三个漂亮的行楷字应手而出。接着,他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产生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着重强调了这首长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他语速很快,却条理清楚,一下子让同学们对作者和这首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存扣就想,这真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技巧。以前在初中上语文课,一上来,老师总喜欢先讲生字词,讲字词的笔画和拼音,然后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读过若干遍后再让大家用小纸条默写,然后互相改。课文还没讲呢,就弄得大家索然无味了。不像徐老师,叫大家预习时自己查工具书解决课文的生字词,一上课就切入正题,真是干净利落。存扣喜欢这样上语文课,他不喜欢老师一百个不放心,什么都要面面俱到。

    接下来,徐老师要找两个同学朗读一下课文,正好检验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生字很多,又是古文,倘事先不好好准备一下,想把它顺顺畅畅读下来是不容易的。徐老师目光一扫,就看见了存扣那镇定而热切的目光,他示意:“先请丁存扣同学朗读序言和一二两个自然段。”

    存扣当即站起,捧着课本朗读起来。他的声音内敛而富有张力,浑厚中带有一种成熟的磁性,才读了几句,连听课的老师在内的五六十个人的教室里一片肃然,大家很快就被存扣的声音带到了唐朝时那个月白风清之夜,仿佛好像不是在听一个学生朗读,而是在聆听着贬谪江西的白居易本人那伤感失意压抑的心声。古人的语言在存扣声音的演绎下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情境,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徐老师微张着嘴巴,望着存扣那肃穆中带着稚气的青春的脸庞,又惊又喜,等存扣缓慢而凝重地读完最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时,他不禁脱口喊出一个“好”字。这个“好”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存扣读到此处可以结束了,另一种意思却是不自禁地失声赞赏。但是——

    但是存扣好像没听到似的,竟一顺气往下读去,把这六百一十六言读得柔肠百转高潮迭起伤感迷离,一种悲剧之美氤氲在教室里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完了,教室里仍是一片沉寂。过了几秒钟,热烈的掌声潮水般响起。掌声中的存扣仍像一个石雕站着,他还没有从诗歌的情境中走出,直到旁边的同学用手拽他,他才如梦方醒,慌忙坐下。心里便有点惴惴:老师叫读一半的,我怎么就把它全读了呀。

    其实,前几天老师通知要讲这节示范课后,存扣就已经在学校围墙外面,含着眼泪,一遍又一遍朗诵这篇千古绝唱。读着,感动着,他感到他和白居易当时的心意都相通了,他完全理解了这位古人——虽然时间相隔了上千年!所以在这节课上也是机缘巧合,老师正好喊到他读,一下子又把他拉进了古诗那凄美的悲剧氛围中。

    存扣的精彩朗读调动了师生们情绪的投入,这堂公开课上得十分成功,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聚上来看存扣,和他说话,表扬他读得好。同学们都笑眯眯地看着他。秀平站在人圈外面看着,脸上兴奋得嫣红一片,倒好像是她得到荣光似的。

    吴窑中学是全县十六所完中里的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