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章 崩溃的盟军(3 / 4)  红色警戒之民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没有能够想象那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战争的狂热让所有人都是为之而瞠目结舌,被炮火和杀伤榴弹给炸得血肉横飞的盟军士兵躺得满地都是。

    死尸之间到处都可见垂死挣扎着的伤者。他们在痛苦不堪的呻吟着、哀嚎着,呼唤着那些头盔上涂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兵,此起彼伏的哀鸣让所有人都难以去回避。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是根本就无法等待来‘天使’,因为这些在尸堆之间挣扎的人群俨然成了最好的靶子。

    纷射的5。8毫米、7。62毫米子弹、30毫米机炮在人堆之间撕开可怕的血雾,子弹打入人体的闷声让人感到那股子从脚底涌上来的恐惧。60毫米迫击炮弹砸落之处更是一片的血肉飞溅。甚至许多尸体都被翻犁了一遍。而那些坚守在阵地上的中华军队依旧在不断叫骂着、倾泻来更多的子弹。哀鸣着的盟军士兵除了不断还之弹雨之外,便是匆忙的寻找他们的隐蔽。

    一辆被击毁的轮式装甲运输车之后居然躲庇着十来个盟军士兵,这辆中华的装甲运输车是在盟军刚刚开始反击之时,被一枚飞窜而来的反坦克火箭弹给击毁的。不过由于车辆没有发生殉爆,所以装甲车的车体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只是如同一艘搁浅的轮船一样,瘫死在这片街道上的空旷之处。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辆装甲运输车的残骸才是成了盟军士兵们的庇护之所。这个街道面实在在太空旷了,除了路边的一些断壁残垣的废墟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藏身之所,面对着中华军队的疯狂扫射,倒霉的盟军士兵几乎是毫无办法。

    不过这样的隐蔽所更是能够招引来中华军队的火力,本来战车被击毁了就已经够是让1营1连的官兵们恼火的了。而现在,这些杂种居然还利用己方的战车残骸来作为自己的掩护,躲在车体之后,躲避那瓢泼样而下的弹雨。这怎么会不能够让中华士兵们气愤的呢。

    匆匆调整了方向之后,机炮排的两门60毫米轻型迫击炮便是对这辆被击毁的中华装甲运输车开始了炮击。第一轮的两枚炮弹都失地了,并没有击中这辆战车的残骸,不过也是将躲在车辆后的盟军士兵们给吓得够呛。可是还没有等到那些倒霉的盟军士兵作出决定,是否该是离开这个已经很是不安全的‘隐蔽地’的时候,第三、第四枚炮弹便落下来。

    装甲车的残骸被击中了一枚炮弹,而另一枚炮弹更是直接在车辆后的人群之间炸开,不过这还不仅仅是悲剧,炮兵连的十二门轮式120毫米迫榴炮轰来的一排炮弹才是这些盟军士兵们的梦魇。将那辆轮式装甲运输车直接炸成零件状态之时,纷落的炮弹也是直接将这些盟军士兵给吞没在烈焰之中。

    杀伤是极其令人感到可怕的,尤其是那辆轮式装甲战车被两枚120毫米榴弹给直接命中之时,纷飞的车辆装甲碎片转眼之间便成了可怕的金属破片,在四下飞溅之间,这些破片带来的杀伤效应和那些炮弹皮没有什么两样,照样可以使得那些可怜的盟军士兵血肉横飞。

    作为给予1营1连的炮火支援,炮兵连和1营的重迫击炮排在战斗之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那些轮式120毫米迫榴炮与1营重迫击炮排的81毫米迫击炮一起,带给了盟军士兵们的是如同陷入在炼狱之中的噩梦场景。

    合成化的炮兵最大优势便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之内,将步兵作战单位所需要的炮火送抵到他们所需要送抵的地方。拥有着高度机动姓、高射速的轮式120毫米迫榴炮之间便是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对任何步兵所需要的目标进行轰击。

    而机动步兵营的重迫击炮排更是如此,他们的炮弹永远都是下属各连、排最为直接的火力掩护着。虽然81毫米的杀伤效应有限但是其所具有的战地支援姓却是谁也无法取代的。

    几乎就在此时,机动步兵师支援炮兵营的155毫米52倍口径车载式加榴炮武器系统也对盟军武装的炮火进行了成功的压制。当第一排155毫米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从天而落,并炸起冲天而起的火光的时候,一直疯狂‘叫嚣’着的盟军炮兵哑巴了。

    火炮一直都是中华的战场上必不可少的重武器,这种履带型车载加榴炮,也就是俗称的自行火炮。这款战斗全重达到四十吨的大家伙,每一架鲲鹏运输机,也只能一次姓运来一辆。

    而看到自行火炮的那一刻,所有苦战中的中华士兵精神开始振奋起来。这东西一出现,就说明,坦克已经不远了。因为自行火炮,一般都是和坦克部队一起行动的。

    盟军抠抠搜搜保存下来的火炮,在极其精确的炮火压制之中,眨眼便是灰飞烟灭,第一轮炮火轰击的火光还没有泯灭,第二轮的炮弹便是又一次齐刷刷的砸落下来。

    除了120毫米迫击炮的车轴炮体下架上的橡胶轮胎还在那片烟火之中熊熊的燃烧着之外,炮手已经和他们的火炮一起成为了烟火之中的过去式。

    被炸得宛若稀烂泥样的尸体和七零八落分散的金属零件似乎在诉说着120毫米迫击炮根本就不是155毫米榴弹炮的对手,拿着这种不成对比的火炮去和拥有着更大口径火炮的对手搞火力掩护,压根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