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一七、杀气一时作阵云(一)(2 / 2)  明末风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因此,俞国振总想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他能够如同方以智一般,为被他称为“新儒家”的儒学与实学结合做出贡献。

    在俞国振看来,千言万语不如实地一观,结果史可法匆匆的钦`州之行,除了加深了他对俞国振的怨愤之外,却并没有给他太多的触动。很显然,俞国振的打算落空了。

    既然如此,俞国振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机会已经给了,没有把握住,那是史可法自己的事情。俞国振是一个引路者,是向导,却不是保姆,他在华夏处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凭借自己对历史的前瞻性而做出这样一番事业。他要考虑的,永远是华夏几百年的长远规划,而不是一个人甚至几十万人短时间内的生计。

    送走了孙晋。俞国振在济南府又休息了两天,就在他准备再往德州之时,一个消息传来,让他彻底将孙晋到来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建虏动员!

    崇祯十九年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也是大明太祖朱皇帝所属红巾军烙月饼“八月十五杀鞑子”之时,动员完毕的建虏,开始向着山海关进发。多尔衮在这一刻,用身经百战极有战斗经验的兄长阿济格为前锋。督兵四万骑飞速南下,自己亲领各族大军十六万为中军,随之而来。除此之外,多尔衮还动员属国朝鲜和蒙古诸部,朝鲜监国征发兵力十五万,其中五万为接应,随多尔衮南征,实际上是充作人质。另十万则协助多铎、代善守辽东。征蒙古诸部军六万。以阿巴泰为统帅,由张北、宣府入关。

    这一次,建虏几乎完全动员起来,能充为兵用的建虏男子,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全部入军。总数达到了十六万,其中精壮十万被调入关内。六万留守。而投靠建虏的汉人等各族,亦征发兵十万。民夫苦力四十万,所有男子都充役。鲜国、蒙古诸部情形亦是相参无几。

    这一下,就算再愚笨的人也明白,这是满清赌上国运的一次大战,胜,则满清获取北方优势,俞国振的华夏在短时间内只能经营南方,双方的较量将转为持迟。败,满清退守关外,再也无力南下,只能眼睁睁看华夏蚕食鲸吞,在短时间内便将满清灭亡!

    双方兵力对比,满清、吴三桂一方联军足有四十万,俞国振手中暂时是三万兵,但已经动员的华夏军有十万,山`东一带武装民兵亦有十万。四十万对二十万,这样规模的战役,即使是战争史上,也是那种决定天下大势的决战!

    八月十八日,阿济格的四万骑兵过锦州。

    与此同时,田伯光、顾家明部开始猛攻沧州城外的吴三桂军营,吴三桂的人质战术再也无用,在猛烈的炮火袭击下,吴三桂不得不撤离沧州城,退守青县。

    八月二十日,阿济格过山海关,大军踏入这天下第一雄关时,阿济格以刀划面,声称若不能击杀俞国振,便再也不回关外。

    八月二十一日,在沧州稍事休整的田伯光、顾家明部,得到了来自山`东的五万武装民兵的兵力补充,开始移师北进,逼近青县。吴三桂的游骑于青县南三十里处与李青山李明山兄弟带领的华夏军龙骑兵相遇,双方激斗之后,吴三桂又撤离青县,退至静海。

    八月二十三日,青岛口迎来华夏军第二批北上将士,一共两万人,旋即乘列车赶往济南。当日的《民生速报》对此情景有极为详细地描述:华夏军军威雄壮,十趟军列连绵不绝,各种各样的军械堆积如山。原本正常行驶的青岛口至济南府每日两趟的列车,不得不暂停运行,以为军机之避让。

    这份报纸在八月二十五日便被吴三桂派人送到了阿济格手中,阿济格兵至开平中卫。九月一日,已经兵临锦州的多尔衮,同样看到了这份报纸,然后传令三军加紧地发。

    八月二十八日,吴三桂于静海坚守数日后,再退至天津卫,至此,他偷袭天津卫之后,华夏军撤离被占据的地盘,全部被收复。而顾家明领兵自运河东抵达运河南岸,发觉吴三桂守备森严,便绕道大沽口,意欲在此建码头,为海军登陆做准备,在卫河北岸,与赶到的阿济格部前锋相遇,双方激战,阿济格部折损了千余人马,而顾家明兵少,也只能退回南岸。

    到此,此次大战便又回到了天津卫,这一战开始之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