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一二、津门火起天下动(四)(2 / 2)  明末风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外的结果,天下必然震动!

    而俞国振的治下地区,恐怕是震动得最厉害的吧。

    青岛口,马大保重重地呸了一口唾沫,将自己的胳膊高高举起:“瞅见没有,我有的是力气,便是大力牛魔王,当初也是我的手下败将,我不当兵,天理不容!”

    “昨天就跟你说了,暂时没有扩充战斗部队的计划……”

    “哪能没有,都因为人手不足,致使天津卫沦陷,就算现在不扩军,过几天也得扩了!”

    “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还要听吗,我自己会看报,去年我可就在夜校里拿到了文化证!”

    马大保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小布包儿,里面翻出一堆证件,既有他这几年劳作积极而得来的表彰证收,也有他口中所说的“文化证”。所谓“文化证”其实是夜校的毕业证明,有了这个证明,便可以确认是识字之人,可以在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中免费借阅一般的书籍。俞国振坚信一点:多一所学校便少一所监狱,多一座图书馆便少一座劳改农场。因此他在城市之中,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建造图书馆或阅览室,凡能获得识字证明者,便可以进去以证件抵押借阅书籍。

    “报纸上不是说嘛,咱们是达到了战略目标后主动撤退,又不是真正丢了天津卫。”

    “那是为了安抚人心呢。”马大保嘴快,说了一句然后赶紧捂住嘴。

    无论他如何抓着民防部的人纠缠,可是对方就是不松口,这让他十分懊恼,眼见着天色渐晚,他也不好缠着对方不放,只能先暂时离开,心里琢磨着明天再过来寻他。但出门时,却看到一个人影,他愣了一下,揉了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这才欢喜地迎过去:“南海……不,统帅!”

    他看到的正是俞国振。

    原本在耽罗岛做战争准备的俞国振,因为天津卫的战事提前来到青岛口。这三年来,青岛成为山`东最重要的枢纽,从原先的一个军营小港,变成了如今拥有二十余万人口的大港。不过正是因为大规模基建的缘故,所以青岛口的空气中总是有一股尘土味儿。俞国振也有些时日没有来过青岛口,便带着几个卫兵闲逛,却不曾想被马大保认了出来。

    “你是马大保!”俞国振略一思忖,便想起了这个汉子的名字。

    一来是他的记忆力非常好,二来则是因为马大保给他的印象很深刻,这可是为数不多的在力气上能与齐牛相抗衡的人物。

    “统帅竟然还记得我!”

    马大保先是想要跪下行礼,一想不对劲儿,便改为军礼,再想还是有些不对劲儿,于是换成了鞠躬。俞国振哈哈笑着将他扶起,拍了拍他露在外头的胳膊:“我便是忘了你人,也忘不了你这身气力。老牛,还记得这家伙吧?”

    齐牛上前也拍了拍马大保,马大保咧开嘴傻笑了下。

    “我记得你是在铁道工程兵中,怎么样,现在生活如何,每个月能赚多少,娶媳妇了没有?”俞国振见路上不是说话的地方,拉着马大保到了路边一铺子里,那铺子的掌柜见他们几个便要上前来招待,却被卫兵挡开。

    马大保甚为激动,连连点头,但最后摇了一下头:“统帅,没有娶媳妇呢,去年在夜校里听得老师说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便想着,咱们天下尚未一统,先不用想着成家的事情。我如今已经是三级基建工,一个月足足有十二个银元,再加补助,一个月能有二十个银元呢!”

    这几年银子通胀得厉害,二十个银元若就相当于过去二十两银子,原是一个殷实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但现在则不成了,在青岛口,二十个银元也就是刚刚让一个四口之家解决温饱。这也是俞国振有意通过输出通胀来提高经济压力,压制金陵小朝廷,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加入到华夏的工业化进程之中。

    谈了一些自己的近况,马大保想到自己的愿望,当下道:“统帅,我想当兵!”

    “啊?你想当兵,这是为何,铁道工程兵可也是兵呢!”俞国振有些惊讶地道。(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