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诸项比赛,根本就没有外力可借助,所以,武学的举子,每一位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来实现被取中的目标。
时间终于缓缓地来到了武举开试当时,与那礼部和吏部负责科学不一样,武举则是由三衙、兵部以及枢密院来共同主持。
枢密院只是起到负责监督的作用,而兵部则是作辅助工作,主要的考官,皆是出自三衙的军方大佬。
这也算得上是军方大佬们穷极无聊的一项消遣活动,能够近距离的欣赏这些新丁的表演,能够从其中发掘人材,为国所用。
不过,由于此番,参加武举的试子之中,就有三衙三位大佬的儿孙子侄在其中,所以,曹诗,狄咏还有王厚等人都只能够退出了考官的位置。
但是那些文官们却觉得还不够,毕竟,大宋的军方系统,大部份的将帅,都与这帮子纨绔子弟的父兄一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求公平,那些文官们给出了一个新的意见。
想要由兵部来主考,问题是这个方案才提出就引发了那些军方大佬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军方大佬为了儿孙作弊,但是军方大佬们同样担心兵部的那些文官们为了赢下赌约而无耻的下袢子。
闹得天子脑仁疼,最终经过了反复的磋商之后,双方都各退一步。那就是这一次的武举,将会由更中立的枢密院来主考,而兵部与三衙都派出大员只负责监督,不得干涉。
枢密院的大佬章楶一下稳重,而且又是文臣出身,但是又在边镇坐镇多年,深得军方将士信任。
所以,由他来主持武举的省部试,实在是太适合不过的人选。
这下,总算是在武举开考之前十日,确定了武举主考官的人选,这怕是大宋开科取士以来,最难产的武举主考官。
不过,这样一来,倒也是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落在了此次武举上,都在纷纷的猜测,这一次的武举省部试的前三甲,到底花落谁家,而太学武科的那些纨绔子弟们,到底又能够有多少武举取中。
十四个人,王洋自己就已经刷下去了三人,只剩下十一名纨绔子弟,这其中,至少要有七人被取中。
一想到昔日这帮子纨绔子弟们的形象和行事作风,十一人之中要至少录取七个,这难度,真不亚于把狗屎变成黄金。
至少觉得王洋能够成功完成赌约的人,全天下怕是不会超过十个人。
就连那些纨绔子弟的父兄们,虽然怀着希望,但是这希望,最多只有三成不到,更多则是希望自己的儿孙们不要在省部试的时候太过丢脸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