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四章:老首辅的坚持(1 / 2)  明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王锡爵是一位改革家!

    应该,张居正虽然获罪,但是他执政的十年却在整个大明朝廷烙上了深深的印记,任何一个从张居正时代走过来的老臣,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张居正的政治观念的影响,

    王锡爵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王锡爵就是张居正改革的支持者,事实上,王锡爵对于张居正的改革一直是持批判的保留态度的。

    不过他和张居正相同的一点是,都认可朝廷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且希望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不同的是,王锡爵并不认同张居正将重点放在财政制度上的改革,他觉得朝廷才应该是改革的中心点,尤其内阁是重中之重。

    他希望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吏治之上,通过提高内阁的地位,加强相权,来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执政机构,进而肃清吏治,清晰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朝廷的效率。

    而他这种改革观念最大的好处就是求稳!

    和张居正明显需要大动干戈的激进改革不同,王锡爵的吏治改革,是依托于君上的信任之下,自上而下的温和改革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朝局的平稳过渡。

    在王锡爵看来,一个稳定的朝局才是朝廷运转的根本,所以他竭力反对张居正的考成法,因为这种严苛的制度带来的是朝廷制度的崩溃和朝局的混乱。

    虽然在张居正的强力镇压之下,暂时看不出来危害,但是长久下去,必然会使得朝廷大乱,政务停滞!

    这才是王锡爵反对为张居正翻案的根本原因!

    他反对的是张居正的改革制度,因为这套制度是以朝堂混乱为代价来保证改革的高效实施,这是政治观念上的冲突,跟个人之间的交情无关,王锡爵当初为张居正求情,是因为张居正已死,他的政治改革不可能死灰复燃。

    但是这一次不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常洛之所以要为张居正翻案,最终的目的就是重新启用张居正的改革制度。

    而作为首辅,王锡爵是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右手轻轻在御案上叩击,朱常洛望着王锡爵的这份奏本,感到一阵头疼。

    但凡是走到王锡爵这一步的大臣,个人的好恶和情绪,已经难以动摇到他们的决定,大明的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们都有一个十分奇葩的习惯,那就是公私分明到了变态的程度。

    在朝堂之上,两个人可以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大打出手,恨不得手里有把刀直接捅死对方,但是在朝堂以外,两个人却可以是对品茗茶的至交好友。

    个人的交情到了这种级别,能够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而这一次,朱常洛和王锡爵之间的分歧,明显是大方向上的政治主张产生了分歧,这属于难以调和的矛盾。

    即便他和老首辅的关系一向不错,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王锡爵是断然不会妥协的。

    这一点,在他的这份奏本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而如此一来,朱常洛身上的压力就大了!

    皇帝并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更何况如今的朱常洛还不是皇帝。

    只有身处这个位置上,朱常洛才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身为君主的无奈之处,就像现在,站在他的对立面上的,是一位历经四朝的老臣,是一位一心为国,鞠躬尽瘁的老臣,更是百官的领袖,大行皇帝的托孤重臣。

    他身上的声望和权力是远远难以想象的。

    当这么一位元老重臣当仁不让的站出来,站在他的对立面的时候,朱常洛就会感到无比的棘手。

    所以最难对付的不是坏人,而是固执的好人。

    面对着这么一个一心为国的老臣,朱常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出狠辣的手段的。

    更何况,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朱常洛新君继位,一出手就针对大行皇帝留下的托孤重臣,无疑会招来无数的非议,甚至有可能动摇到他的根基。

    而且要明白的是,即便是朱常洛下定决心要对王锡爵动手,也未必就能斗得过他。

    要罢免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辅重臣,绝不是一道旨意就能解决的。

    不然的话当年他老爹何至于忍了张居正那么多年,早早的下诏将张居正罢免,至少他还能落得安度晚年。

    想要罢免首辅,除非是王锡爵自己犯了重大的错误,或者是年龄到线,才会从首辅的位置上卸任。

    皇帝虽然是人主,但是有些规则是需要遵循的。

    如果皇帝肆无忌惮的践踏这些规则,一次两次或许还可以,但是长久下去,消耗的将是皇帝自己的威望,直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令不出宫门,朝臣离心离德,国家也就离败亡不远了。

    朱常洛肯定是不愿意如此的。

    别他新君继位,对元辅重臣动手会惹得朝局动荡,就算是他稳固了自身的地位之后,也不会贸贸然的去动朝中的重臣,尤其是王锡爵这样的老臣。

    应当,朱常洛从一开始对于文臣的观感就不怎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