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第021章 整顿军备(一)
千里做官只为财,张振岳在获得了天启帝如此巨大的信任和授权之后,对于在明年八月初上缴内帑六百万两银子是一点担心都没有。想想看,自己身兼三个总督职务,管着整个江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和海关官方,又是钦差,相当于流动皇帝,要捞不到银子就稀奇了。
可这么稀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首先是南直隶各府的官员一夜之间清如水了,迎接自己这个上差用得都是土特产。而诸如钱谦益这样给秦淮河的**梳个头都可以随便扔出个七八万两银子的主,居然硬是分文不讨,只当没有这么个总督存在一样。这种自命清高的无礼行为立刻恨得张振岳直咬牙,也好,原本还有一丝内疚的张振岳现在对于这些富裕的江南士绅再无半分亏欠之心,既然你们不把老子当盘菜,那老子就要扣你们去秦淮河潇洒的银子。
不过张振岳现在难得去招惹这些江南士林的实力派人物,他要做的事情很多,自然也要分先后。所以第一步还是从社会影响最小,也最好进行行政操作的卫所入手。
孙传庭之所以说卫所已经不堪一战并不是什么气话,而是有根有据的。
当初朱元璋设立卫所制度的时候,本意是替国家省钱,减轻广大农民同志的负担。人家可比后世每年一发的中央一号文件要靠谱多了,说干就干,直截了当把中央财政都给弄没了。而地方财政也被他算得死死的,至于军队更是真正做到了不拿国家一分钱。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依靠卫所和军户制度,卫所制度就不复多言,军户制度则是一个很没人性的制度。明初﹐军队由“从征”﹑“归附”﹑“谪发”﹑“垛集”四部分构成。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详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军户的军差包括﹕ 户出一丁赴卫当兵﹐是为旗军。旗军或操守﹐或屯种﹔ 户出一余丁随正军到营﹐佐助正军﹐供给军装﹔ 军户户下须以一丁供给在营正军﹔ 户下若无丁壮﹐须佥幼儿为“幼丁”﹐以备成丁后勾补当差。为使军户能自备服装盘费﹐明政府规定﹕军户耕种的田地(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可免杂役﹔三顷以上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随营余丁和户下供应余丁亦可免当差﹔正役仍要承担。但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并未贯彻﹐军户的杂役负担没有减轻。同时﹐在社会地位上﹐军户亦低于一般民户。民户若与军户通婚势必连累自己的子女﹔军户丁男仅许一人为生员﹐民户则无限制﹔正军户五丁以上方许充吏﹐民户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民户有罪﹐往往以充军处罚﹐军户不许将子侄过房与人﹐脱免军籍。
从这个制度来看,军户制度实际上比户口制度更加束缚个人的流动和发展。当军户可以说变相成了军奴,看起来是衣食无忧,但是要另有发展几乎很难。当然这里头也不是没有出人的时候,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三才就是军户出身,而且还是让文人谈虎色变的锦衣卫。这个笑话有点冷,但起码也说明,李三才家肯定不是他一个男丁,但作为唯一被允许成为生员的那一个,成绩肯定是不错的,估计他哥李大才、李二才读书就不怎样!
宋代禁军号称八十万,结果中央财政十分吃紧,明代军队二百万,就靠着这个军户制度硬是没有半点问题。至于原因很简单,除了皇帝亲自管理的上直亲军二十六卫外,其他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名下的卫所军队根本就不拿朝廷一分钱的饷银。也就是说,整个大明王朝要支付的军费严格来说就只有上直亲军那十几万人的费用。而到明朝灭亡为止,京营兵马在最高峰时也不过是三十万人。这点人,就算没有中央财政,朝廷还是养得起。至于亲军二十六卫之外的卫所,全部自己吃自己,半农半兵。怎么看,这个制度都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绝不是人类通过一个规则就能定死方向的,在集权条件,**是必然会产生,而且迅速扩大的。当了官,自然是想吃好喝好,吃好喝好之后,自然还想住得好玩得好,就算是自己心满意足了,还想着子嗣跟着自己一起享福过好日子。这就是人性,你与其指望他道德高尚吃大亏,不如通过制度去约束和扼制。
明代卫所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世袭制,将军的儿子还是将军,而士兵的儿子永远只能是士兵。这样的制度本身就不具备进步意义,而且权力固化之后,将军们就对自己麾下的士兵拥有了合法伤害权,欺男霸女,侵吞土地也就变成了常态。
于是几百年下来,卫所的军官早就不是什么军官,而是变成了富裕的大地主,而士兵则从农兵变成了佃户。而且这个佃户还不如一般地主家的佃户,一般地主家的佃户每年开春前都还能跟地主磨嘴皮子,这个地俺交多少租子,你要敢多收,俺换一家的地种就是了。所以一般有手艺的长工,或者有耕牛的佃户在地主面前是可以得瑟的,具体可以参考当下经常跳槽的技术人员和白领。地主平日不但客客气气,还是不是小恩小惠留人。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