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七十六章(2 / 3)  商业三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春秋左传》的编年史题材,将多根支线并列,编录成《汉记》呈上。此刻,荀悦正在为皇上讲解大汉政治衰败的四大原因。

    “汉之弊在于虚伪乱俗,也就是说官员们说一套做一套,民间纯朴的风气(习惯法)荡然无存;其二为营私坏法,官员贪贿横行,民皆不知守法;其三为放纵越轨,豪强官吏践踏礼制,天下没有了规矩;其四为奢侈败制,民间奢华之风流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之间仇恨过深,导致社会动荡。”

    天子心有戚戚焉,问:“那么,该如何消除这四弊呢?”

    “兴农桑以养民生;审好恶以正风俗;宣文教以彰德化;立武备以秉军威;明赏罚以统国法。”

    天子捉摸片刻,回答:“卿之所言,脱胎于刘玄德六疏,不过,较之玄德六疏却更加空洞,不知所云。”

    文人相轻,荀悦自觉才高,怎会看得上那平生未作过几首诗的刘备呢?他伸长脖子,强辩道:“君子不言利,刘青州不过是个处处言利的织席贩履之徒,他说的话岂能当真?”

    皇帝好不容易有机会打击一下曹操阵营的荀悦,此时岂能放过:“兴农桑以养民生,道理很好,如何兴?如何养?空洞无物,倒是玄德六疏中所言‘农无税’、‘财产权’还真是养民的具体措施。审好恶以正风俗,宣文教以彰德化,如何正?如何彰?不着一词,还是空洞,倒是玄德六疏中设定宗教,广立学堂,爵民监督,还真是实施的好方法。”

    天子说完,不等荀悦再辩,即说:“玄德常言:儒士清谈干云,治国百无一用,道理你说的很好,怎么办,你却一点没说,玄德想出来的办法,你以前想过吗?再说,前不久,我查过宗室,玄德虽属远支,确属我高祖之后,论其辈分来,还是我的叔叔呢,所谓织席贩履之徒,此话再也休提。”

    荀悦面红耳赤,天子稍稍感到心里满足,正回味间,有侍郎禀报:“青州前军师周瑜周公瑾,前来觐见。”

    天子愕然,少待,兴奋的说:“传见。”

    周公瑾进殿,如仪行礼,天子温和的垂问:“周卿急来帝都,可是接受皇叔指派?”

    “皇叔?”周瑜一脸迷惑,略一思索,稍有所悟,抬头视线与黄帝相交,皇帝摆出一幅自己人的模样,点头以示肯定。

    周瑜叩首奏道:“陛下,我奉主公之命,前来洛阳,接管羽林军的指挥权。”

    皇帝问:“周卿接管羽林军,那么,公孙将军干什么?”

    周瑜答:“已与曹公达成协议,伯圭公将指挥云麾军。”

    皇帝暗自欣喜:洛阳三军以有两军在手,这是好兆头啊。随即,皇帝好奇的问:“我听说青州四大军师,原来的沮、田二人善于策划;田畴善于拾遗补缺,安排后勤;徐庶善于实施;如今,沮、田两人退居幕后,周卿与鲁(肃)卿递补,不知周卿长于什么?”

    周瑜简短的答:“奇袭。”

    皇帝喜不自禁,心中暗想:恰在此刻,玄德公派来善于奇袭的一位军师,岂不是暗地助我。想到这,他立刻卖力的笼络起周瑜来。

    正在温言加勉周瑜时,人报:“董贵人有急事相说。”

    皇帝意犹未尽,邀请道:“周卿且少待,我让侍郎们引领你观赏一下园林,我稍候便至。”

    夫妻俩说悄悄话,侍从们不敢跟的太近,董贵人稍稍作态,暗地里向陛下传递消息:“兄长(董承)急报,刘玄德拒见前往青州的信使,话里话外,似乎知道衣带诏的事情,事情紧急,兄长想马上发动。”

    皇帝如冷水浇头,嚅嗫的说:“刘玄德刚刚派来一位军师,精善奇袭,我还以为是来帮助我的,难道……”

    董贵人瑟瑟发抖,皇帝冷汗直流:“不好,他一来就接管了羽林军,曹贼居然同意,公孙瓒接管云麾军,莫非两贼已达成协议?”

    此时,刘备再也不是皇叔了,也是一个贼。只要不让皇帝抢劫天下百姓,在历史上,这样的人都是贼。

    皇帝破罐破摔:“他们想动我,还需商议,曹贼正处汉中,信使往来还需一个月时间,叫国舅即可发动吧。”

    皇帝失去了敷衍周瑜的心绪,辞别董贵人后,淡淡几句打法了周瑜,闷坐在殿中,充满恐惧,充满期待。

    是夜,皇帝在云麾军中的力量起而叛乱,意图涌入皇宫,劫夺天子,公孙瓒初掌云麾军,无法控制手下,云麾军全军皆叛。公孙瓒转而避难卢植府上,与肖飞联手护住了附近公卿大臣的住宅。

    当时,正值羽林军轮守皇宫,周瑜才接过指挥权,对将校不熟悉,幸赖青州兵特有的组织性,自发的关闭了宫门,依城而守。洛阳的宫墙外部有两米多高,内部有数个大阶梯,使内墙成为胸墙。最上一层的阶梯宽大的可以跑马,羽林军数百骑来回在城墙上奔驰,居高临下,将攀援宫墙的士兵一一捅下去。

    青州兵精量的重甲让云麾军的弓矢难以射透,宫墙上的士兵还不时指引宫内的弩手进行覆盖射击,云麾军虽有董承、吴子兰等家丁的助阵,围攻许久,却奈何不了宫内那群精选的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