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臣以为君臣之礼不可废,理应下跪!”
李豫又是一阵感叹,他忍不住偷偷向李清看去,李清却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他目光一扫,视线落在了张倚的身上,只见他昂着头,眼睛微微斜睨自己,嘴角依然挂着一丝不屑。
李清冷笑了一声,回头对李豫高声道:“陛下,臣这次攻打洛阳,竟发现朝中有人一直与安禄山暗中有勾结,屡屡将我大唐的情报泄露给叛军,使叛军对我军了如指掌,攻城之时将士们损失惨重,陛下说此人该如何处置?”
李豫一怔,他不知李清是何意思,不由向师傅李泌望去,只见他也是一脸狐疑,目光闪烁不定,李豫只得应道:“倘若真有此事,当严惩不殆!”
李清轻轻点头,“有陛下这句话就够了!”他一指张倚,喝道:“来人,将此人给我抓起来!”
话音刚落,立刻冲上了五、六个羽林军,如狼似虎一般将张倚拖了出来,把他摁倒在地,脚踩在后背上,将他反绑起来。
张倚被吓得魂飞魄散,直到他膀子一阵剧痛,他才反应过来,嘶哑着嗓子狂叫道:“陛下!臣冤枉啊!臣没有私通安禄山。”
李豫也吓了一跳,急忙对李清道:“丞相,张侍郎是朝中重臣,他怎么会私通安禄山,相国一定弄错了吧!”
“重臣?”李清冷笑了一声,“哥舒翰、陈希烈还曾是大唐的左相呢!他们不是一样降了吗?这和重臣有什么关系!”他从怀中取出两封信,递给李豫道:“这就是证据,一封是伪相严庄写给张倚的信,命他施反间计将我调回长安,送信人正好被我的斥候截获;另一封就是他写给安禄山的信,想到河北为官,白纸黑字,难道还有假吗?”
李豫接过看了看,一封倒是严庄的信,上面还有他的印,内容正如李清所说,要他行反间计,而另一封确实是张倚的信,但落款时间却是天宝七年,“这。。。。。。”李豫一阵为难,严庄的信可以后补,而张倚的信更是十分牵强,可李豫却不能说李清是陷害,他犹豫一下方道:“相国,仅凭两封信,而且时间上也不妥。这是否有些证据不足?”
“那陛下还想要什么证据,人证吗?”李清远远地一挥手,几个骑兵带上来一人,却是原来的左相陈希烈,只见原来仙风道骨的他现在已经变得萎靡不堪,头发、胡子又枯又黄,脸上无一点血色,他‘扑通’跪倒在地,浑身颤抖,脸上羞愧难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豫极其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冷问道:“陈希烈,你敢说张倚张侍郎私通安禄山吗?”
陈希烈浑身一震,他怯生生地望了一眼李清,见他背着手,目光投向远方,可眼中冷漠,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过了半天,陈希烈才低声道:“张倚是和安禄山有勾结,还是罪臣牵的线,事后安禄山也写了几封信给他,许诺封他为吏部尚书!”
说到这里,陈希烈的声音忽然大了起来,他指着张倚道:“你还嫌吏部尚书太小,要做门下侍中,这是安禄山亲口告诉我的,你抵赖不掉!”
张倚几乎要疯了,陈希烈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可事实上自己什么时候要他牵过线,“陛下,臣冤枉啊!这都是李清事先让他作的伪证,栽赃为臣,臣没有写过什么信啊!”
“我栽赃你?”李清一阵冷笑,“你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吧!我栽赃你做什么?”
他回头向李豫施礼道:“臣去晚了一步,安庆绪已经将大部分文书都焚毁,故没有找到张倚索要官职的信,但臣相信,安禄山给张倚的回信一定还在他府中,陛下派人去搜一搜便知道了。”
“这—”李豫疑惑不定,他也知道,李清既然敢这样说,那必然是有依凭,可若不让人去,就显得他在包庇张倚,李豫心里实在有些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李泌上前奏道:“陛下,臣同意李相国的办法,派人去搜张倚的府第,若真有安禄山的回信,那罪证便可确凿。”
李泌心里已经明白过来,这必然是李清刻意设的套,就是要置张倚于死地,他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就算李豫能护住张倚不死,但以李清现在的权势,张倚还是逃不过他的手心,反而会削弱李豫的威信,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大计,还不如就舍子保帅,让李清用公道杀了张倚,以堵天下人之口。
他接着道:“陛下,为公平起见,臣建议由相国派一人配合京兆尹出面,一起搜查张倚的府第。”
李清深深地瞥了他一眼,两人目光一碰,皆心照不宣地闪过一丝冷笑,李清亦躬身施礼道:“事关重大,臣不想冤枉大臣,但更不想饶过通敌之人,臣同意李詹事的办法,请陛下恩准!”
李豫看了看李泌,又看了看李清,只得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二人的请求。
李清立刻回头给荔非元礼使了个眼色,立刻转身离开。
眼看好好地一次凯旋欢迎仪式最后竟演变成这个结果,朝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止,但裴宽、第五琦、韦见素等几个重臣心里都明白,根源是出在这几个月张倚进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