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1 暗潮涌动(2 / 3)  人人都爱马文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三言两语间就将羽林军的现状说了个明明白白。

    说完后,花夭又补充了一句:“若陈将军有办法将我送到考城城下,我有七成把握,劝服济阴王领羽林军开城投降。”

    如此自信,莫说陈庆之,就连马文才都为之侧目。

    “想当年元嘉之时,佛狸伐率领羽林军一直打到了长江北岸,如今佛狸伐在江岸的行宫只剩残垣断壁,连羽林军也只徒具其名了……”

    陈庆之不禁感慨。“若花将军真有如此把握,那就再好不过了。”

    花夭是个典型的鲜卑军户,认为荣华富贵应当在战场上凭借军功获得,并不拘泥于过去。

    对于六镇子弟来说,时间不是放纵自己的借口,身为羽林军却荒废武艺,从自己放弃自己的那一刻起,那些人也不配被称之为“羽林军”了。

    “我既然敢夸口,便有这样的成算。”

    她十分肯定道。

    有花夭这番话在,即使心中可能还有些疑惑,陈庆之还是心中大定,转而去研究考城附近的地形地势,想要找出将花夭送到考城城下的办法。

    想要攻下这么一座“水上堡垒”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是若只是抵达城下,也许不难。

    待“战前会议”开完后,马文才却突然去而折返,与陈庆之共处一室。

    陈庆之放下手中的地形图,见马文才神色慎重,也不由得一怔。

    “佛念去而复返,莫非有哪里不对?”

    “先生有没有想过,如果继续拿下考城,北海王有可能脱离我们的掌控?”

    马文才一拂袖子,在陈庆之面前坐下,开门见山的提醒他。

    “睢阳几万兵马,虽是因为我们英勇作战而投降的,但元鉴父子降的是元冠受,而不是我大梁。”

    “如今我们这支兵马虽依然以白袍军为主,现在却吸纳了元冠受征募的江北士卒,又补充了来自睢阳的北魏降兵,这些人可不会受到我等的节制,一旦考城拿下,两万羽林军收归他的麾下,无论这些人实力如何,毕竟有‘羽林军’的名头。”

    马文才知道陈庆之对皇帝忠心耿耿,是一定要完成迎回萧综的任务的,便以此为击破口。

    “待元冠受坐拥近十万兵马,他大可以据城而守,等着魏国不满尔朱荣统治的各地宗室、豪酋来投,为何要冒险随我们北上?”

    陈庆之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容道:

    “陛下让我们护送北海王回魏国,本就是为了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政权对抗尔朱荣控制下的北魏朝廷,使其有所顾忌无力南侵。我们如今已经得了睢阳,之前攻下的江淮地区也会纳入国中,只要北海王不想只当个睢阳城主,总要继续往北进入洛阳的。”

    “那为何我国到现在也没有增兵,也没见有人来接管我们打下的城池?”

    马文才的疑问成功让陈庆之脸上的从容之色僵住。

    “怕是陛下命我们监督北海王、以防他过河拆桥之外,北海王也承担着一样的任务,以防我们拥兵自重罢!”

    他接着嘲讽道。

    陈庆之默然不语,可心里已然明白,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白袍军一直向建康传递军报,但事实上北海王也有自己的渠道向梁帝送信,而且这渠道还是皇帝给的。

    这一路上,无论大小战役,白袍军会传递大胜的捷报而回,北海王也会同样用信件回禀,两方若叙述一致自然是千真万确,要是不一样呢?

    之前北海王需要白袍军的实力,自然是哭穷、哭兵力不足、哭敌人难以攻克,现在不用倚仗了,他还会如此吗?

    陈庆之在皇帝身边担任文书多年,并不是不懂政治,如今被马文才如此揭破,他也明白了过来,脸上表情一沉。

    “更何况即使陛下想要现在增兵,时机也不对了。现在刚刚拿下睢阳,投降的魏军惧怕白袍军的势力,正是两方最能相安无事之时,可一旦陛下增了兵,睢阳方的势力不会轻易允许,一旦因此事矛盾激化,我们之前几番险胜得到的战果很可能毁于内讧。”

    马文才长于政治,所以便从政治方面逐条分析。

    “所以我送回战报时,稍稍将消息滞后了一点,先让北海王的消息回去。”

    梁帝是个英主,先看了北海王的奏报,再看到白袍军的,他素来见微知着,一看自然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知道北海王忌惮陈庆之与白袍军,他反倒能对白袍军征战在外放心。

    “我能得佛念为参军,实乃上天之幸啊。”

    陈庆之也意会了过来,感慨万分,“若不是得佛念提醒,现在我等怕是外有北海王貌合神离,内有陛下猜疑不定了!”

    马文才却一点都不觉得前途乐观,虽然他早已经预料到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上面的问题,接下来更多的,要靠各种手段来维护现在岌岌可危的合作关系。”

    陈庆之已经正襟危坐,身子微微前倾,做出洗耳恭听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