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隆重,热闹非凡,各国来了不少人,这其中还有不少的皇子公主等。
嘟嘟就不说了,阳阳是皇太子,虽然才十三岁,可他的太子妃已经被很多人惦记上了。海国一夫一妻制,就是皇家也不例外,谁不想把女儿嫁进来。
海国的广场上,标志性的国旗冉冉升起,广场上一众神情肃穆,目光敬意地看着国旗上那代表着和平的标志。
升完国旗便是大阅兵仪式,整个场而恢宏,让各国的人看了都大开眼界。不少国家的皇帝国王都对海国的各种设想佩服的很。从进了海国到现在,从平民到皇家,他们都切身地感受到了海国的团结和和谐。什么是盛世,什么是举国同庆,这就是,他们所看到的海国人都喜气洋洋的,在国庆的这一天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喜欢。
这是怎么做到的,各国的皇帝和国王都不由地佩服着百里妍卿和严聿衡,虽然百里妍卿是女皇,但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百里妍卿的距离和他们差多远。甚至在他们的心中,男人本来就占主导地位的,所以听到海国的种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功劳算到了严聿衡的头上。可国庆的这一幕,让他们知道,百里妍卿对国家的治理并不在他们之下,甚至比他们更有才能。
百里妍卿不知道他们所想的,她也并不认为自己多厉害,在治国上面,她很多都是把现代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及制度搬过来的,当然她也根本着海国的实际情况而来。
百里妍卿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厉害,这十年来,她也是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的,可以说她与整个海国是共同成长的。
而今天的这一切成就,并不属于她个人的,而是整个海国的。如果没有海国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没有严擎浩和严聿衡的支持和包容,及国安党和唐家军的忠诚,是达不到今日的成就的。
是整个海国人民成就了她,也是严聿衡的支持和包容及助力让她家庭和事业双丰收,到了今天,百里妍卿很是满足了。
回想过去,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日的成就,成为了海国的开国女皇,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命运的安排。
海国的国庆大典让来访的各国人震憾的很,唐太后到了蓬莱岛后,便表示要在这里养老了。太平帝无奈,也同意唐太后留下来,见了皇贵妃百里妍绘满眼的羡慕,不由瞪了一眼,“难不成你也想留下来。”
百里妍绘冲着太平帝一笑,嘴上道:“臣妾哪舍得离开皇上,离开皇儿。”她到是想的,和皇宫的奢华不同,海国这里风景美的自然,像置身于仙境一般,她也想在这里养老啊。
华夏七年,王皇后病逝,三年后,太平帝想立昭贵妃为继后,但朝臣反对很激烈。虽然百里妍绘的所出的儿子早已经是太子了,可百里妍绘的生母出身青楼,一些朝臣们便拿着这个来说事。甚至还有大臣提议百里妍绘记到嫡母的名下,只是百里妍绘的嫡母,一个是百里氏族谱里记载与百里承辉和离的唐青,一个是被休的崔氏女崔莺莺,大臣们说的嫡母自然是唐青了。
因着立后一事,不少大臣血溅朝堂,最后还是百里妍绘出来阻止了。
当不当皇后,对百里妍绘来说都不重要,反正她的儿子已经是太子了,地位也稳固。如没有意外,她以后也是皇太后,所以百里妍绘也不必争这一时。
再说自己生母出身青楼是事实,百里妍绘也不可能为了皇后之位而不要生母,就算记到嫡母名下,也改变不了她是庶女的出身。也因着百里妍绘看的开,太平帝对百里妍绘心生愧疚,封了百里妍绘为皇贵妃。若不是百里妍绘哀求着,太平帝并不会让步,太平帝大权在握,若他坚持,朝臣也是改变不了太平帝的决定的。他这一生妻子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对王皇后也没什么感情,王皇后去世三年,太平帝才提百里妍绘为皇后,却遭到以王皇后之父为主的朝臣,甚至不少的老臣因着而撞柱血溅朝堂。
百里妍绘劝阻了太平帝,她本就因生的美貌而被说成妖妃和狐媚子,再加上跟了太平帝这么多年,百里妍绘几乎是被独宠着,她觉得自己已经幸运了。
百里妍绘不想太平帝因自己的名声而污,也不想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狐媚的字眼,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自己而受到质疑。她的劝阻让太平帝终是没有大开杀戒,却也让朝臣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慧质兰心等等美名也不要钱似的贴到了百里妍绘的身上。
而联合着一些老臣而反抗太平帝立百里妍绘为后的王皇后之父也因此失了帝心,再不得太平帝重用,郁郁而终。
太平帝到了海国半个月,国庆大典一过,便又与百里妍绘和皇子女一起离去了。百里妍绘依依不舍地与百里妍卿道了别,心里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里,或者说下一次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与百里妍绘不同的是,明馨郡主顺利地被墨彥封为皇后,成为了南夏国的皇后,儿子也被立为太子。自南疆事件之后,已经过了六七年了,墨彥没有再选秀,除了后宫的老人,他的后宫再没有进新人。
而这些年来,墨彥的后妃们倒也相安无事,明馨郡主这个皇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