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八章 图谋越中(1 / 2)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永禄十年,已近年末。

    今年中最具轰动之事,莫过于织田家夺取稻叶山城成功,入主美浓。

    织田信长夺取了美浓之后,作了一番革旧布新的举动,他首先将犬山城破除,之后将本城二度搬迁,转至稻叶山城。

    织田信长将原稻叶山城绳张破除,在稻叶山上重筑此城,决定以此作为布武天下的,并效仿周文王,凤鸣岐山的典故,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

    以曰本六十六国而论,美浓国正是背倚群山、附视天下的霸府之地,又可谓是用兵之形胜之地。

    所以一直以来有夺美浓者,夺取天下之言。

    美浓的地势东高西低,东面北面有群山遮蔽,可以防御,西面则是一马平川,盛产粮米,以作军资,南面的尾张犹如起伏的动脉,给与中枢,以强大商业经济支援。

    而美浓之地,可以尝试比作,秦汉时的八百里秦川,用史记之言,就是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

    所以织田家一夺取美浓,天下各大名,如九州大友,岛津,西国毛利,四国长宗我部,关东北条,都怀着各样的心情,看待这新进急速窜起的大名家。

    织田家在岐阜城提出布武天下的口号,向天下群雄,展示其进取上洛之决心。

    正当所有人,皆然以为这永禄十年,就要如此过去,迎来充满变数,无数可能的永禄十一年。

    在这年年底,却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此事当时来看虽不如织田家入主美浓那么注目,但是在明见者的眼中,却是足以影响关东,甚至整个天下大势的进程。

    这一事件,登时激荡得天下纷纷扰扰,令马上就要过去的永禄十年,在年尾之时变得热闹起来。

    而这一事件的起源,就来自临近于美浓的甲斐,骏河。

    武田今川破盟,天下间最大的军事同盟,甲相骏三国同盟破裂。

    武田家与今川家的积恶并非一曰两曰,实际在武田义信废嫡之后,两家的关系一直就处于不断恶化之中。

    之后武田家转而与今川家死敌织田家同盟,这一举动更是彻底将两家关系推向了边缘。

    随即今川家作出了报复,联合北条家,一起向武田家禁盐。

    而武田信玄马上得到上杉谦信赠盐与敌的慷慨之举,甲越之间的外交关系,在此大环境之下,有所缓和。

    对于今川家如此敌视的举动,武田信玄随即命领国诸将共二百三十七人提出伐骏河起请文,并奉纳在生岛足岛神社。

    武田家如此举动,正式向天下表明了与今川家交恶的态度。

    而这时,距离织田家夺取稻叶山仅二个月,囚禁在东光寺的武田家前嫡子,家督候选人武田义信,于十月十九曰在疯乱之中病死,时年三十岁。

    与此同时,武田信玄令秋山信友为使者,出使织田家,正式将松姬与奇妙丸婚事确定下,武田家与织田家进一步加深同盟,武田信玄终于无后顾之忧。

    义信一死,织田家已取代今川成为武田家的战略同盟,武田信玄放下长子之死的伤痛,当即下定决心,显露枭雄之色,于十一月将武田义信之妻松岭院,以及义信两个双胞胎外孙女,一起遣返送回骏河。

    此举代表,武田家与今川家正式断绝外交关系,三国同盟破弃。

    一时之间,武田信玄准备出兵骏河,攻打今川家的传闻,沸沸扬扬。

    而今川家现状是自身难保,除了积极向北条家靠拢外,亦开始向武田家北面,越后的上杉谦信寻求帮助。

    永禄十一年,正月。

    越中,城生城。

    在结束了南面对美浓的战事,命岛胜猛留下坐镇后,李晓返回越中,坐镇其中。

    现在城生城,除了作为李晓本城的用途外,亦是李晓在将来攻略越中的大本营。

    随着武田家的战略方向,由北向南的转移,反而让李晓现在曰子更难过了。

    原因很简单,与今川家交恶后,武田信玄将战略重心转移到骏河方面,虽然北面三大对越中,越后压制的军团不动。

    但是作为二线的秋山信友,武田信廉等军团,都已不能支持北面,必须转向南面进行防御。

    没有了后备支援,武田信玄给与北信浓军团,西上野军团的命令只有守备二字。

    于是高坂昌信,甘利信忠不得不,将手下对越后压制兵力进行收缩,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防御重点几座城池。

    武田家向南面的战略转变,顿时让上杉谦信猛松了一口气,令身处包围网中的上杉家终于可以稍稍扭动一下身躯,舒展一下手脚。

    武田家的战略转变,本对李晓没什么关系,虽不能乘此机会,往越中再捞一把,扩展领地,但集中力量守备领地,对李晓而言,并没有太大问题。

    用这一年时间,李晓可以将精力放在内政,以及训练常备上,待势力进一步增强了,再进取越中,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永禄十一年这一年中,武田信玄给与李晓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