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刘泽的这一个全新的编组方案排出之后,众人一番热议,都认为很好,每一个层次都确立了指挥的核心,军队的凝聚力可以大幅地提升,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爱玩爱看就来 l
为了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刘泽此次的议案之中提出了使用军衔制度。
在刘泽的预案之中,军衔分为兵、士、尉、校、将、帅六个等级,他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贾诩陈登诸人的反对。反对的理应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个士不可轻用。在汉代,士有着特别的意义,秦汉爵位二十等级的第一等就是公士,也就是说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是与普通百姓的分界线,士农工商四民定位,士就是有别于三个层次的存在。做为一个阶层,士庶有别,士族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刘泽把士兵混为一类,似乎很不给士人面子。
对此刘泽的解释是,自先秦以来,士有不同的含义,《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等,现在的人们把士的定义狭隘化了。广义上的士可分为文士和武士,军队中的士自然是武士。汉代军中,多有良家子和士人阶层从军的例子,军队中设士官一衔,正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难道一入伍他们也同普通百姓一样从新兵做起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们一入伍便是士官阶层,也可以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 贾诩等人很快就被刘泽说服了,六等二十三级的军衔制很快确立了下来。
第一级;士兵级。刘泽原拟分为新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四等,新兵入伍初入训练营,为期半年,结束后便被授予三等兵军衔正式加入军队,以后按军功累升。士兵级最高可升至一等兵。新兵及三、二、一等兵分别享受月俸三、四、五、六斛。
第二级:士官级。设为四等,下士、中士、上士、士长。下士的月俸等同于佐史,月俸八斛。不要小看这个佐史,它虽是汉代官吏制度中最低的一个层次,但再低它也是官吏。也就是说只要进入下士这个阶层,就成为了大汉天子驾下的一名小小官员了。所以士官这一阶层有着特殊的意义,一等兵再高那也是兵,也是平民。下士再低,它也是士,也是吏。中士为斗食,月俸十一斛,上士为百石,月俸十六斛,士长为比二百石,月俸为二十七斛。按大汉官制,比二百石就开始有印绶——铜印黄绶,也算是正式地成为有品秩的官职。 中士称之为“坚士”,汉时铁制铠甲并未普及,除了高级军官和重装部队之外,大多的士兵都穿的是牛皮甲甚至是麻布军衣,这个坚字就代表达到这一级的士官拥有装备铠甲的资格。
上士称之为“骁士”,能晋升到这一级的士官,必是骁勇善战,战功显赫之士。
士长称之为“毅士”,这一级的士官已经不是普通的士兵了,而是担负着统领一什士兵的责职,忠直毅重方可服众。
这四级士官合起来便是披坚执锐,骁果毅重之意,刘泽不禁大叹,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后世简单明了的上中下划分法到他们这里非要整出点名堂来。
咬文嚼字一番,贾诩陈登他们总算是把最关心的士官这一级的名称给定了下来,意犹未尽,把新、一、二、三等兵也华华丽丽地重新给命名为:练卒、健卒、勇卒、武卒。
还好贾诩他们对后面的等级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士官以上就是真正的军官了,校尉在汉时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官职,朝庭不轻易授将军之职,故而北军五校尉,西园八校尉,先后都是朝庭重量级的掌兵人士,但愿随着乱世的进程,大量有军功者被授予了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校尉反倒成为无足轻重的较低官衔了。此次刘泽将校尉拆分开来,分别做为中级和低级军官的军衔。
第三级;尉官级。设副尉、正尉、上尉三等,分别为二百石、比三百石、三百石,皆是铜印黄绶。排长的基准军衔为副尉,队副的基准军衔为正尉,队长的基准军衔为上尉。所有官职的军衔可以在基准军衔上下一等级之内浮动,比如队副的军衔可以为副尉,也可以为上尉。
第四级:校官级。设副校、正校、上校三等,分别为比四百石、四百石、比六百石,皆为铜印黑绶。副军侯的基准军衔是副校,军侯的基准军衔是正校,司马的基准军衔是上校。
第五级:将官级。设准将、裨将、偏将、副将、正将、上将、大将七等,准将品秩为六百石,铜印黑绶,是都尉的基准军衔。裨将为比千石,银印青绶,偏将为千石,副将为比两千石,正将为二千石,上将为真二千石,大将为中两千石。副总兵的基准军衔为裨将,总兵的基准军衔为偏将,副都督的基准军衔为副将,都督的基准军衔为正将。正将以上,按功勋可擢升至上将、大将。
第六级:元帅级。设元帅、大元帅两等。元帅的品秩位同三公,为万石,金印紫绶。大元帅的品秩为超万石,位同诸侯王。元帅一级,非盖世之功不可轻授。
在东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