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做了这许多事下来,在宣大位置上,自然留不得了。可是如父亲严世藩吩咐,杨顺干的不法之事,证据还是要仔细搜集,拿回去交给严世藩,也算是加强对杨顺的羁绊。但按杨大业说法,由于阎儒的手段,这些证据却都没那么容易搞到。既然如此,说不得只好去沈家庄一趟。能不能和沈炼化敌为友,严鸿并不报很大期望。不过,若是沈炼真有杨顺的证据,倒要搞来才好。一则是完成严世藩的任务,再则杨顺的证据,间接对严府不利的,要是长期落在沈炼手上,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想到沈炼,严鸿却又不禁想起夏紫苏,想起张青砚所说,夏紫苏与沈炼的二公子曾经在江南同船。念及此,严鸿心头一阵猛烦。真要是去沈家庄,此事倒要问个究竟。
第三日大早,严鸿拜会杨顺,告知借口巡行边塞,准备带兵出城。杨顺一愣:“贤侄,你这钦差当得也太苦了。如今已经入冬,边塞的天气可不是好玩的。这赶上下大雪,怕是路都南行。要我说啊,你还是在大同府待着。要些什么消息,叔父我在山西待了数年,莫非还有弄不到的?”
严鸿打个哈哈道:“不瞒叔父说,侄儿我倒也好个安逸。只是天家这次遣我出来,专程吩咐说,边塞情形,务必查看周全,回头天家说不定召我询问呢。若是我不亲自走这一趟,谁知道天家问什么?拿着叔父给的消息去,总归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难保万无一失。”
杨顺又道:“既然如此,待我使阎儒阎先生陪伴贤侄吧。他本是北地人,对这边塞各处路径城堡,不是夸口,却了如指掌。有他在你身边向导,我也放心。”
严鸿笑道:“侄儿此去,信马由缰,并无一定规划,总之不会到鞑子地界。阎儒乃是叔父的左右手,叔父操持边塞防务,事情繁多,他若离了,只怕于宣大事务不太顺畅。而阎先生在身边,我顾忌着叔父这里等着用人,怕也转悠不爽快。叔父只管放心,不必顾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