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坐下,说道:“你我也不是外人,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直说就是。”又说道:“我初时与青州骑兵交手,慑于吴储威名,说实话真是有些心惊胆颤的,后来也不见其有特别之处。现在经你提点,才明白过来。虽然,青州精骑速度优于我宛陵,但其正面冲峰时,却很是不利,我宛陵步卒所用的雍扬硬角长弓,射距二百步,六十步之内可射穿一寸半的漆皮木盾,其精骑所持的是轻型藤盾,在这段距离之内伤亡最大,并且两兵相接时,其戈短于我宛陵的长戟,又是不利。只有有两军混战时才能发挥他的军制优势。因而屡次与之交锋,我军总是避免被他冲入阵中。”
徐汝愚说道:“步卒伍员编制在平川之地弊处还不是太大,只要不被冲散,就有足够的空地重新结阵拒之,以干爹之能,定然知道应对之法。”
方肃说道:“实是如此,宛陵加强训练伍员的指挥能力,但是,两军相接时,雍扬长弓射速慢的弊端会比较突出,青州精骑短弓效率明显较高我军,并且近身接战,长戟对所持军士要求较高,营军尚行,卫军就相当吃亏,不及其短戈灵活。”
徐汝愚低头沉思一阵,方迟迟说道:“一伍需增加两面高盾,达到四面,防其精骑近射,又防其冲刺。旧朝陈规在《樊川见闻录》的兵械卷中曾评述钩镰戟,说它戟头弯曲,并有一钩一镰,同时具有钩、镰、戟的作用,有较强实战价值, 但限于艹舞繁杂,不利于近战,须另有斧、刀等短兵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方肃说道:“那我调一哨卫军步卒来交于你改制如何?”
徐汝愚忙道:“这骑兵营我还忙不过来,又如何能想步卒的事。”
方肃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终归要走,若是你一直留在东海就好啦。”
长叔寂不擅行阵,一直无法插言,现在听方肃如此说,不由一惊,问道:“汝愚要离开?”
方肃轻笑,道:“长叔爷爷,你勿需这么紧张,东海危局不解,汝愚暂不会离开东海的。”
长叔寂说道:“汝愚之才,只任狼牙校尉是太屈了,若是不能破格,也应以参都尉军事的身份留在都尉府才是。”
徐汝愚说道:“长叔爷爷,谬赞汝愚了。干爹正是知道汝愚缺乏领兵经验,才让汝愚到军中历练的,这实是干爹爱护汝愚之处。”
方肃见他这么想,暗自称赞,又将话题绕回军制,问道:“若以汝愚之见,步卒军制应以几人合适?”
徐汝愚略加思索,说道:“新朝二十七年,南闽平琉球匪时,漳台有支义军,因军备缺乏,所用长短兵刃不一,连农具钉钯也充数其中,以锅盖为盾,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屡屡挫败匪军。盖其能也,实则是因为当时六俊之首徐行为其进行军制配置之故。”说到这种,目光瞄向方肃,见他向己眨眨眼睛,隐有笑意,不由俊脸一红,稍顿,继续说道:“他们采用的是十二军制,一队十二人,队长一、副队长二。副队长各执大盖短手刀于前,队长居中,执长柄刀刃,两侧后各有一至两人执长搠、长戟,弓箭手二至三人居中,三至五人执短刃于后。这样做到长短兵刃与弓箭配合。只是这种军制在卫军营军内较难实施。”
方肃叹道:“卫军营军为了管束简便,兵种俨然分离。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俱是以哨以上的单位完成的。”
徐汝愚接着说道:“对。正是如此,阵势一受冲击,配合完全溃散,弓箭手几成累赘,是以在两军相接之前,各方就要将在前列的弓箭手撤至阵后,阵势往往在此时出现空隙。而漳台义军所实施的兵种配合细分到每一战斗单元,与敌相合之时,己阵不惧敌队冲击,弓箭手始终能发挥作用。而十二军制厉害之利还在于各战斗单元之间的配合,各列之间以品字形排列,一列受阻,两列从侧翼包抄,钳夹对方。若敌入其阵,至少要面对三个单元的攻击,十二人中俱是乡邻亲旧,相互信任,遇敌奋勇杀之,而将防备完全交由身旁的队友。所以,义军虽然陋简,战力却是南闽诸军中最强的一支。”
方肃曾经听说此事,只是不及徐汝愚这般详细,问道:“后来,南闽王宗政芪曾按此军制编一营,觉得效果不显,只是那时,徐行已离开南闽,其中诀窍无人能知。”
此种军制阵型是为大衍数阵,衍术推算,全阵可列二万余人,而保证不被敌骑冲溃。宗政芪曾按此军制编一营,只是与精骑营演练时,其队次多以长戟与骑兵长器相格。而在大衍数阵中,长戟类多用作拒马,由队首的高盾格挡敌兵的兵器。宗政芪观看演练之后,觉得虽然步卒战力有所提高,但是也不是所传言的那么厉害,只当是漳台义军所遇匪军太过窝囊,加之这种军制管理实是麻烦,也就废而不取。当时,父亲听了此事,自然不会道破其中玄机。
徐汝愚解释给众人听,都恍然大悟,恨不能立即领出一支这样的队伍来,看看有没有如此强的战力。长叔寂却对徐汝愚的身份十分好奇。
长叔寂自是认得徐行,也看出徐汝愚与徐行十分相肖,只是心想陈昂没有理由认不出徐行之子来,故而也当他与徐行没有任何关系。现在见他熟稔军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