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二线部队(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战场一直到第二天才收拾清楚,那些尸体被集中起来掩埋到了一个小山头上,打扫完战场后,夏钧即带队回西乡。

    队伍后面,则押着五百多名被俘清军。这些清军自然是不愿意放走了,这可是免费劳工,抓去修两年路,劳动改造一下再放吧!

    下午夏钧回到龙村,随即叫来他的秘书长游正斌,让他写了一封给知县的信,信中夏钧对知县大肆威胁,扬言再敢进犯西乡,就杀进县城取他首级。

    夏钧根本不把这些官员放在眼里,这些地方官一个个都想着捞钱,哪里会真心给清廷平靖地方。

    而且这地头出现这样的乱子,他们可是有责任的,这是会影响仕途的,这些官员一般都是能不报就不报。

    只有到实在瞒不住的时候他们才会上报。

    反正过了任期,攒够银子买了个肥缺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真会出什么乱子那也是下一任的事情了。

    此时夏钧若是能安份一些,这知县和知府自然也会安份。

    信中除了威胁知县外,也有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写好信,夏钧交给张四狗,让他送到知县手上去。

    同时夏钧让人把捷报送到各村乡绅那里去,让他们安安心。

    ……

    保安团大败官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各村乡绅接到消息有心中大定,保安团有能力让西乡自治便好。

    不过有些乡绅担心夏钧继续挑战官府的极限,匆匆赶往龙村,对夏钧一阵劝说,让他安安分分的在西乡着手自治就好了,不要再去找官府麻烦。

    显然这些乡绅也看得清楚,西乡自治此时已无变故,唯一要提防的好是夏钧到处乱来,若是夏钧把事情闹得太大,官府瞒不住上面,清廷说不定就调兵前来进剿了。

    夏钧表上点头应承,心里却想着蚕食计划,其实事情闹得再大,只要维持在自治上面,清廷绝对不可能从北方调兵进剿,最多是省里的兵马。

    地方上一般都是先进剿,进剿没戏了就招抚。

    夏钧心想,这样应该不会怎么改变历史进程,因此打算近期再蚕食几个乡镇,也如西乡这样搞个自治。

    治下的人多一点,民心方面来的积分也快一点。

    西乡的人口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必须得等纳入领地系统后,民心系统才会显示这片区域的人口。

    不过从各村上报的人口来看,西乡人口应当会超出一万五千人,要是每个人每个月贡献5点积分的话,那也才7.5万,也就是说要等将近一年才能建造一个1级高产水稻的培育基地,可除了高产水稻,还有高产饲用玉米、高产棉花、高产小麦……这些东西个个都要100万点积分才能建一个培育基地。

    想要获得更多的积分,只有剿匪、安民,第一批士兵已经训练得差不多,现在可以训练第二批士兵了。

    夏钧再次让人贴出招兵告示,并向各村乡绅发去通告,让他们组织村中青壮前来应征。

    夏钧的计划是训练一批二线战斗部队,然后将他们放到外面剿匪。计划是定下来了,不过夏钧还缺乏一个维持军纪的督导团,同时还缺少电台及电报员。

    不过自西乡自治后,各村的乡绅开始为保安团招募人才,那些乡绅很多都是有宗族的,而西乡很多宗族都有良好的教育风气,一些子弟也中了举人或者进士,为此这些乡绅倒是找了些文人来。

    同时夏钧也命令张四狗去外面招人,凡是文化人,都要。

    ……

    保安团新一轮的招兵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招兵,保安团的待遇降低了许多,每月只有两块银元的军饷了。

    此时保安团已经在西乡站稳了脚跟,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势力,更有许多人垂涎团内良好的待遇而想加入保安团。

    加入保安团的好处可多了,不仅每月有六块银元的军饷,而且顿顿有肉吃,白米饭、馒头管饱,还有威武的军装,精良的钢枪。

    因此,保安团已经形成了‘卖方市场’,主动权把握在保安团手里。

    夏钧为了节省开支,于是将待遇降低到了每月两块银元,不过只要在训练中表现突出,或者在战斗中立下战功,保安团就会给与其更高的军饷。

    夏钧定下了一个士兵等级制度,他把士兵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三等兵只有每月两块银元的军饷,二等兵有每月四块银元的军饷,一等兵则有每月六块银元的军饷。

    在确定下士兵等级后,夏钧将全团士兵提升为一等兵,不过夏钧有言在先,谁若犯了军法,一等兵的等级随时会被降低。

    建州保安团军法,除了五条枪决的军法外,还有十几条军法。例如不能搔扰老百姓、借东西要还、和老百姓说话要客气、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反正某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上被夏钧给抄袭了,此时他要收买人心,自然是要抄某党的。

    尽管保安团将待遇降低了,但前来应招的青壮却依旧不减。

    这次夏钧一共招募了400人,同时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