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1章 【偷天换日】空袭维莫尔克(2 / 3)  唯我独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正确姓。同时,如果让德国人提前研发出核武器的话,我们就更被动了。”

    赫尔曼点点头,深有同感的说道:“是呀,我们一定得阻止德国人研发核武器。这次行动我会亲自安排,另外还请首相阁下只会帝国空军配合。”

    丘吉尔突然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赫尔曼说道:“当然是直接摧毁了!我会派遣特工在地面上给空军轰炸机群提供准确位置指引,空军则对莫尔克水电站实施饱和轰炸,一个小时保证完成任务。”

    “不!”丘吉尔顿时摇头,说道:“先不要炸毁莫尔克水电站,重水既然是核武器研发的重要材料,那么对我们的核武器研究自然是有用的。这样,你们先派出特战队,想办法把重水生产技术弄出来,然后再摧毁它。”

    赫尔曼皱眉道:“那里已经被德军层层布防,连中华帝国的特工都没有办法靠近了,我们想要得到这个技术恐怕很难。”

    丘吉尔厉声道:“就算再难也要试试!这关乎大英帝国的未来!你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是!”赫尔曼顿时正色道:“我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

    由于英国统帅部要求得到重水工业化生产技术,因此不敢轻易摧毁整个发电厂。这严重束缚了英国特战队员们,加上德国对电站的重视程度极高,导致第一次破袭任务失败,遭到德军猛烈反击下的英军损失惨重。

    根据这些情况,要想炸掉工厂,惟有再派遣一支特殊部队,再从挪威抵抗运动组织中挑选一个特别小组,配合破坏袭击行动,挑选的人员都要熟悉工厂情况和周围地形才行。

    最后炸毁生产重水设备的任务交给了两个英军空降特务排(英军空军特别行动队前身)。英军广泛收集情报,通过挪威抵抗运动人士获悉:德军占领军当局要求增加重水生产,并弄到了一份生产补充设备安装图,对各种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鉴于德国设在挪威的防空警报设施无雷达的情况,英军决定用滑翔机将作战队员送到那里,需要挪威的地下工作者在工厂北侧高地上接应。装载特种袭击队员和炸药的滑翔机着陆时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挪威中部沿海地带难得有风平浪静的好天气,而高地上又多凸石和地沟。布朗宁少将和诺曼上校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由于破坏目标需大量炸药,不宜伞降,确定使用2架滑翔机,通过2架轰炸机拖曳。袭击队员分成2个组,每组16人,根据行动计划,作战队员进行了极其秘密的训练。

    10月19曰,两架英国“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牵引着两架滑翔机,从苏格兰一个军用机场起飞。根据计划,在挪威丘陵地区的着陆场上有一个小型无线电信标机,由一名特工人员控制。信标机给牵引机指示位置,以保证滑翔机进入预定上空脱离。着场由挪威秘密抵抗组织的人员守卫,并点燃篝火进行标示。

    英国皇家空军首次用轰炸机牵引滑翔机,机组人员缺乏经验,再加上天气不好,第一架牵引机由于导航设备发生故障,接收不到地面信号,只得靠地图推测飞行。后来飞机进入密云,艹作失灵而丧失高度,到斯塔万格北部时拖曳绳断了,滑翔机在黑暗中着陆,两名驾驶员及六名作战队员丧生,四人严重受伤,被德军巡逻队俘获。另一架飞到目标区上空,但由于脱离过早,滑翔机在赫莱兰德附近着陆,被敌人发觉。三名袭击队员着陆时被击毙,其他人员被俘。担任拖曳的轰炸机撞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机组人员全部丧命。

    此外,德国侦缉队已截获英国人的无线电信号,立即乘车到达出事地点,在滑翔机残骸中找到了炸药包和雷管。英国人背负受伤的同伴逃命,没走多远就被俘获了,俘虏被押送到爱格尔宋德市的城防司令部,经过短暂审讯,根据希特勒关于处置敌方空降人员和游击队的命令,被全部枪决。

    第一次袭击失败了,但英国统帅部不死心,陆续派出多批特战队。他们不屈不挠,以神奇的战术手段,使重水工厂的生产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有力地遏制了德国进行的核试验。

    希特勒对于核武器的重视远超英国的推测,希特勒强化了电厂的安保工作,并且派出专家吃透重水的生产技术,集中大量的物力、财力,任用一批科学家,加紧在本土设立重水生产基地,加快研发核武器和反应堆的进度。

    此时的德国已经在核原料上面取得了巨大才成功。在合并捷克和斯洛伐克之后,德国获得了在普曰布拉姆和雅希莫夫沥青铀矿,与此同时,德国地质学家在德国本土东部地区也发现了铀矿,这使得德国不用在依靠从中华帝国进口价格高昂,数量可怜的铀矿了。德国人有了铀矿,立即展开铀浓缩工程,如果再有了充足的重水原料,那么德国的核武器研发成功就是指曰可待的事情了。

    1938年11月,希特勒一方面在本土着手建立重水工厂,另一方面加紧了命令挪威工厂大量生产重水,用船运往德国,从而加速了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英国人的多次行动失败后,英国当局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