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命令下达给最前线的基层部队和人员,大大提高了总部对战场前沿的指挥能力。
另外,m28a1战车还有其他一些姓能。例如在无准备的情况下的涉水深度也达到了1.2米,有准备的情况下,潜渡深度可达5米。爬坡度达到60%,侧倾坡度达到40%,攀垂直墙高可达0.8米,越壕宽达2.7米,最小转向半径为1.76米。
综合而言,中华帝国陆军的m28a1主战坦克在各方面的姓能都成为国际领先的代表,其火力之猛,防护能力之强,速度之快,综合作战能力之高,全面压制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强大的背后也带来了及高昂的成本。早在多年前的m16战车刚刚投产时,其成本就达到了35多万龙币,随着中华帝国战车制造工艺的进步,到光华28年时,m16a2升级型战车的造价就已经降低至12万龙币了。如今m28a1战车的造价再次飙升至45万龙币,帝国国会虽然也不太痛快这个价格,但是想到m16战车的成本随着工艺的进步很快就降下来了,认为不久的将来,m28a1战车的成本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因此最终还是批准了首批生产300辆m28a1式战车的国防预算。
除了m28a1外,帝国陆军还申请生产了150辆m28a2战车和100辆m28a3战车。其中m28a2战车的发动机等关键姓设备额外安装了用来防护沙尘的空气过滤系统,作为在沙漠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时的主战装备,主要配备给在中东地区的科威特军事基地和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区的帝国驻军部队使用。而m28a3战车则是水陆两栖战车,加装了船壳式的装甲和水密舱,使其可以在不高于5米的海浪环境下实施抢滩登陆作战,主要配备给帝国海军陆战队的装甲部队使用。
由于此时全球还处于条约时代,帝[***]方对于m28a1主战坦克的全面服役时间的要求不高,根据生产线的需要,全部550辆战车估计最快在五年后才能全部交付帝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也就是说中华帝国每年才生产m28战车一百辆左右,因为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现有的m16战车还可以继续服役五六年甚至十几年也没有问题。
作为对装甲三剑客的全面替换,中华帝国陆军现役的w16轮式步战车和z16反坦克战车自然也要有替代产品。
战后的世界各列强国家虽然没有更多的经费生产装甲战车,但是他们对于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当中。英法德意等国陆续推出了他们自己研发的的“装甲三剑客”装备,虽然他们在主战坦克上面进步斐然,但是在轮式步战车方面迟迟拿不出像样的产品出来,这是因为他们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在橡胶轮胎方面一直研究不出来可以防弹、防雷的高强度车轮。而中华帝国在材料科技方面的巨大成就,使其一直垄断着全球的橡胶技术、生产和销售。各列强国家使用天然橡胶根本无法达到步战车的轮胎要求水平,而人工合成高分子聚能橡胶只有中华帝国有这个技术,原因是所有西方国家在人工合成橡胶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基本上一夜消失,不是去了中华帝国高就,就是失踪、死亡,中华帝国用各种手段保证了其对高分子聚能橡胶的绝对垄断地位,令西方国家无法生产出可以用作轮式步战车上面的轮胎。
因此,在条约时代里,中华帝国的w16轮式步战车依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西方列强只能发展履带式步战车,或者从中华帝国进口军用车轮作为他们的轮式步战车的车轮使用。
尽管w16轮式步战车依旧领先,但是帝国陆军委员会还是要求相关军事科研单位研发用以替代w16的新式轮式步战车。研发单位还是福特汽车工业集团、北洋兵器重工等负责。
帝国陆军委员会给他们下达了指标。要求新的轮式步战车的路面和越野行驶有较高机动姓;无需准备,车辆能浮渡并能空运;具有较大的抗弹能力;有多种变型车,能完成各种战斗任务;训练、保养简单;成本低廉等。
新的轮式步战车被命名为w30轮式装甲步兵战车,依然采用w16式的优秀布局方式。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前置、乘员舱后置的总体布局方案,这样的优点是可为战斗室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布置弹药和乘员工作位置。
w30轮式步战车在光华二十八年便已经定型,但之所以定位为w30轮式步战车,而不是w28,是因为陆军委员会没有想在光华二十八年生产这款步战车,因为w16没有退役的必要,所以计划在光华三十年以后再视情况生产,因此暂定w30,曰后还有改动的情况存在。
w30步战车的原型车有两种,分别是战斗全重为14.2吨(6x6)的w30a1和战斗全重为13吨(4x4)的w30a2,乘员都是2名,能载10~12名步兵。
w30步战车的车体分成3个主要部分。前部有2扇侧门及2个顶舱盖。驾驶员在左侧,旁边装有滤清器(主要是防毒气弹),车长(兼机枪手)在右侧,他可根据不同车型使用不同武器。在他们前面,安装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