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 攻占阿拉斯加(2 / 3)  唯我独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实现,而且攻占百慕大群岛的目的也没完成。可以说美军在这次海战中是彻底失利。究其原因,是美军第一次使用航母作战,缺乏经验,加之对中华帝国的航母编队的战斗力缺乏认识,忽视了舰队防空火力的保护,更是犯了在夜间执行战斗任务的错误,最终导致美军损失惨重。

    太平洋战场上,中华帝[***]于5月3曰发动了太平洋战役第三部分的阿拉斯加战役。

    “阿拉斯加”一名源于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思是“很大的陆地”。由于中美长时间的全面冷战,面对中华帝国的崛起,美国惶恐不安,因此原本不起眼儿的阿拉斯加于1914年正式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第49个州。

    阿拉斯加东接加拿大的育空、不列颠哥伦比亚,南邻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濒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北临北冰洋。原属俄罗斯,到了185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也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才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最后在1867年3月29曰,美俄双方同意以7200000美元(含手续费200,000)成交。这笔土地交易成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不过负责此购地案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以大量金钱买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使得当时很多美国人觉得这并不值钱。

    实际上,由于中间人(一名俄国人)受贿,俄国沙皇政斧没有实收720万美金,美国人也没有按照讲好的及时付金子,而是拖延,付一张支票了事。这个俄歼后来被人离奇的杀害了。美国人付钱的一个理由是之前俄国派出远洋舰队到美国海域解救美国,并牺牲了人力和物力,美国当时分文未付。

    阿拉斯加有黄金是早已众所周知的事,但淘金热的真正形成是在joejunean和richardharris发现黄金之后。成百上千的淘金者纷纷涌入这个后来以朱诺命名的黄金城。1897年在加拿大yue附近的海滩,一夜之间,这里帐篷林立。

    截至1917年,1032艘船总共运来了将近138000名淘金者。黄金把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阿拉斯加。

    中华帝国窥视阿拉斯加已久,一方面因为阿拉斯加每年出产75吨黄金,另一方面因为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渔场的渔业资源丰富,中华帝国在一战期间对欧洲出口的大量的鱼肉罐头,其中20%来自阿留申渔场。也正因为中华帝国大量的捕鱼船出现在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附近,导致中美两国之间经常姓的在该地区爆发因渔民而造成的小规模对峙和冲突,令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军在亚太地区除了曰本列岛、菲律宾列岛、夏威夷列岛这三个对抗中华帝国的前沿阵地外,阿拉斯加也是美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重要军事基地。

    由于美国阿拉斯加州跟中华帝国的北疆区接壤,因此美军不得不防范中华帝[***]从北疆区直接出兵越过白令海峡攻入阿拉斯加州。

    美军在阿拉斯加州建有阿拉斯加基地群。该基地群的战略目的是压制和防范欧亚大陆东北角,扼守白令海峡,控制中华帝国空军经北极圈进入北美洲大陆的空中航线。

    美军在该区的主要基地有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该基地位于阿拉斯加南部的安克雷奇,系美国空军第13航空联队的驻地,驻有空军人员17000人,装备骆驼战斗机300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给阿拉斯加美军补充了1200架纽波特战斗机),英国汉德利o-100轰炸机100架,水上飞机20架,教练机30架,机场跑道长1000米。该基地美军的任务是负责阿拉斯加地区防空、夺取空中优势,同时支援夏威夷基地群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区内的各种应急行动。

    另一个基地是艾尔森基地。位于阿拉斯加中部,距费尔班克斯城约46公里。驻有美国太平洋空军第35航空联队,有2700名空军人员,装备有骆驼战斗机200架,汉德利轰炸机30架,雷诺-17型坦克300辆,火炮230门,驻扎有美陆军第77军,负责阿拉斯加州的防务。

    另外,美军在安克雷奇港驻扎有一个巡洋舰队,六艘轻巡洋舰和十几艘老式的驱逐舰,隶属太平洋舰队第十一分队。由于该舰队一直巡逻白令海峡,很少返回珍珠港,因此得以在珍珠港事件中幸存下来。

    中华帝国为了夺取阿拉斯加,消灭美军阿拉斯加守军,除了在战前大量收集阿拉斯加州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等情报外,首次发动在阿拉斯加的华人华侨秘密收集美军情报。

    阿拉斯加共有44万人,其中美国人只占三分之一,而且多以军人和军属形势存在。中华帝国在阿拉斯加州的华侨有5万人之多,另外是英国人、俄国人、曰本人和当地土著种群。

    中华帝国的华侨在阿拉斯加多以淘金者、修路工和渔商为主。金矿是早期华人移民集之地。最初的金矿皆散布在江河之滨,人们使用简陋的工具从沙里淘金。后来进入地下矿洞的开采。1913年以后,中华帝国的采掘工业进入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