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首脑:狄烈、张荣、孟威、郑渥、龙旭、燕七郎俱在座,唯有梁阿水外出捕捞还没回来。
诸将齐聚议事,主要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郑渥与龙旭两位参谋长,出于保障军主周全的安全性考虑,提出较保守的战略。一致认为可静待两个月后,时节入夏,按金人夏去冬来的习性,自然会退兵河北,届时便可还师梁山。然后派重兵大船,护送军主西归长安。
张荣却觉得闷在这里两个月。除了捕鱼捞虾,啥事不干,未免闲得慌,也挺浪费兵力。尤其那一群俘虏,杀不能杀,留下又费米粮,不如押着俘虏返回长江,向泰州金军发动一次强攻。既可震慑并削弱完颜昌的兵马,又可以将这些俘虏消耗掉,堪称一石二鸟。而军主只要安居此岛静候佳音就好。并不影响安全。
应当说。两种策略都有道理,前者较保守,后者较积极,端看狄烈如何取舍。
在诸将期待的目光下。狄烈暗暗计算了一下日期。不紧不慢地道:“张师长的计划不错……”
龙旭急道:“军主。这些俘虏囚禁在岛上还没什么,一旦押回陆上,可能会泄漏我们藏身之所啊。”
狄烈做了个稍安毋噪的手势。道:“就算完颜昌知道我在这又有能如何?海上不比陆地,没有方向,没有路径,便是宋军的水军,都不一定能找得到此处,更别说北边的那群旱鸭子。再说了,没有足够的大型船只,兵再多也难以出海,登陆更是大难题,金军如果真敢来,我正求之不得。”
诸将细细琢磨,频频点头,都认可这一点。龙旭的思维还没能从山地江湖作战的窠臼中跳出来,故而有此担心,倒不奇怪。海战这方面,对这时代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一片空白。
狄烈续道:“张师长的计划不错,但目下时候未到。我师下一步的行动方针,是派侦察船只,返回长江,监视泰州金军动向,搜集情报。如果我估计得不错,最迟至三月,中原战局,必有巨变。到那时,才是我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郑渥笑道:“既然军主已胸有成竹,那就这么定了,我等静待战机即可。”
这一次,连张荣也不再坚持,而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孟威与燕七郎,自然也是点头赞成。
议完严肃的军务,诸将的表情都轻松起来,笑谈这几日岛上所见种种奇景奇物,猜测着梁阿水今日会有什么收获。
龙旭仿佛想起什么,对狄烈行礼道:“军主,此岛目前尚无岛名,便请军主赐名如何?”
诸将纷纷称是,狄烈笑道:“给荒岛命名么,我倒挺喜欢做这事,唔……叫个什么名呢……”
天波诸将正凝神听军主宣布新岛名,突然,一阵急遽地铛铛钟声敲响——这是岛上钟楼的报警钟声!
狄烈与诸将腾地站起,厅外石阶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名浑身大汗津津的军士飞奔到厅堂下跪禀:“属下随梁指挥使出海捕捞,遇到一艘金人船只。我军船多却小,金人却是大船。梁指挥使已将敌船缠住,命属下回报请援。”
众人大为惊讶,郑渥讶然道:“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哪里窜出来的金人?”
郑渥的话,也是张荣等人的疑问。
狄烈一挥手:“去看看不就明白了!”
率诸将鱼贯而出,召集战兵紧急登船。
岛屿北面的港口,只有三艘备用大战船可即时使用,其余船只,都挂满了累赘。消息称敌船只有一艘,天波师出动三艘,加上精兵强将,应当能吃定对手了。
战船出发时,可见天边红云翻滚,海浪涌动急剧,看情形,似乎要有一场海上风暴。
梁阿水出海捕捞,自然不会走多远,通常都在海岛视线所及之处,但适才为追逐敌船,不断深入,此时距离海岛已有十数里之远。
按照报信军士的指点,天波师三艘大战船在海岛西南方二十里的海域处,发现了梁阿水的三条小舢板,正与一艘几乎与天波师大战船同级的敌船周旋。
梁阿水一共带了五条小舢板出海,其中一条船回岛报信,理应还剩四条舢板,但眼下只见到三条,很显然,有一条舢板被撞或被击沉了。
当天波师三艘战船赶到时,敌船原本正追上并欲撞击下一条舢板,猝见援兵,见势不妙,立即转帆欲逃。
这艘敌船虽然级别不低,风帆也多,但却有两个明显缺陷:一是船只似乎遭受过攻击,船体有明显破损,风帆缝补痕迹清晰,而且手工不怎么好,有缺口漏风现象,这使得船速大受影响;二是若大一条战船,船上的人员却很少,远远看去,不过二、三十人,而操作船只的船工,竟不足十人。而像这样的大战船,至少需船工三十人,才能正常运转——这也是梁阿水仅凭四条小舢板,就能与之周旋那么久的原因。
这样一条残破且缺员严重的船只,如何能逃得过三艘同级战船的追击合围。追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张荣、孟威指挥的两艘战船追及,一阵排枪扫过,敌船船工纷纷惨叫落水,十名船工非死即伤,敌船顿时陷入瘫痪。
狄烈指挥的战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