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四章 印度战区(2 / 3)  穿越1862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死,查谟军队陷入崩溃。藏军趁胜追击,收复了阿里地区,并向在拉达克克人的支持下推进到列城附近,古拉伯.辛格立即派遣哈里.钱德率领6000人到拉达克镇压当地起义并攻打藏军,最后双方在边境相持不下,1842年9月,双方议和签订协议,规定拉达克与西藏边界沿用传统界线,双方要固守边界,同时还是查谟大公国的查谟新王国通过条约获得了垄断羊绒贸易的商业特权。这一贸易是当时最发达的商路之一,为古拉伯.辛格日后的建国和扩军提供了相当丰厚的财政支持。

    现在中国毫不犹豫的将克什米尔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并且将古拉伯.辛格的后代完全收监。彻底的没收一切财产。那是赤果果的报复。

    印度战争总共开始还不到一个半月,锡克王国刚刚复国,两边的正式分割条约就已经签订。

    中国的吃相虽然略有些贪婪,但这种明着要好处的作风。却让更多的印度没落王公们相信了中国之前宣传的对印政策。

    英国人当然掌控着了印度的大权,军队的权利绝大部分牢牢地抓在英国人的手中,但是诸多丧失了军权的印度王公对于印度民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根据军情局的统计,整个英属印度范围内,一共有着525个大小王公控制着印度超过1/3的土地。他们臣属于英国的殖民政府,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是邦内人民的专制统治者,对于底层的印度人有生杀大权,自身虽然没有靠得住的武力,却都拥有大量的财富,生活穷奢极侈。

    刘暹自然向分割整个印度。让之形成一个个面积不大的邦国,但是他不会要所有的印度土邦都各自独立的,那样太可笑了。很多土邦连一个县大都没有,而有的土邦却能顶的了汉地的好几个省。

    在巴基斯坦的南部,刘暹成立了一个巴基斯坦联邦,政体抄袭后世的阿联酋,政体面积高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过2000万。刘暹还要外交部联系伊斯坦布尔的艾哈迈德四世,让他以天方世界领袖的地位授予巴基斯坦联邦国内大小十几个土著王公埃米尔的头衔。这些土著王公全部都信奉绿教,中国的这个作为让这些人每一个都欢喜异常。

    整个印度区域内。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邦属于绿教信徒区,剩下的全部是印度教信徒区。其中海德拉巴、迈索尔、印多尔、特拉凡科尔、朱纳格特等土邦不但在印度的历史上有着沉重的印记,更有着不小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这些土邦中国的政策是全部独立建国的。整个印度刘暹至少打算分割成十五个以上的国家。彻底消除印度成为中国西南方威胁的可能性。

    事实证明,也就是因为中国方面‘招牌’立的好,很适宜的挠到了这群失去了大权的印度王公的痒痒处,受他们的影响,整个印度民间对于这场与中国的战争态度普遍不积极。

    军情局早就开始与印度的土著王公展开联系,同时网罗到的还有一些印度的暴力geming者。刘暹对后者的态度很友好。与对待当前国大党首领人物们完全是两个态度。这些人将来也是要建国的,就在印度各邦国与邦国之间。就算是他十分不待见的那帮软蛋,刘暹也会留个地儿来给他们施展,或许几十年后的后人们还能跟看到具有印度特色的杂技式大阅兵。那简直能上春晚了!

    等到刘暹带着舰队通过巴拿马运河,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多月。印度的战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英国王冠上的这颗明珠赫然有了崩盘的架势。因为啊,在老刘皇帝‘御驾亲征’北美的这半个来月里,印度屈指可数的重镇——加尔各答,依然落入了中国国防军的手中。

    整场会战,中国方面一共投入了20余万军队,英国人则投入了四个师的英国大兵和三千人的廓尔喀雇佣兵,以及接近五十万人的印度殖民军。双边七八十万大军围绕着加尔各答展开了一个月的激战,最终以英印军队的全面落败而告终。

    三十万印度人走进了国防军设立的战俘营中,英国人被俘虏了将近15000人。整场战役击毁英军的骆驼飞机超过500架,占英军驻印空军的40%。俘获和击毁英军坦克、装甲车300辆以上,缴获大炮700余门,各类卡车、牵引车一千多辆。一场加尔各答会战打空了英国人在印度的全部机械化部队。

    英印残军只有不到十万人逃到了贾姆谢德布尔。四十多万英印军的损失,引发了整个印度的震荡。

    任是对英国人最最忠心的印度人也真切的认识到,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不长久了。

    大英帝国还有上百万的正规军,可是纵有百万大军的大英帝国也不可能再向印度运送一个援兵。加尔各答会战的败阵,不仅动摇了印度的人心,也动摇了伦敦的人心。四个师的英国士兵只剩下两万出头跑到了贾姆谢德布尔。大英帝国要保卫一个印度又要填进去多少人命啊?

    印度人的人心民意已经不在英国这一边了。伦敦不可能允许印度各邦独立建国,只这一点,印度的土著王公们就不可能再倒向大英帝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