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 本末之别(2 / 3)  明朝伪君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话说到这里周员外便住了口,然而意思却很清楚了。天津那地方有何利可图?那里连个正式的行政衙门都没有,只有一个漕运衙门和一个盐道衙门,漕粮掌握在朝廷手里,盐也掌握在朝廷手里,再说整个天津城驻民不过两千户,难道我们这些大商人跑到天津去卖包子炸麻花儿吗?

    秦堪前世也是公司的副总,自然对商人的本色非常清楚,知道周员外说的是实话,倒也没怪罪。

    周员外见秦堪脸上并无怒色,胆子渐渐大了些,接着道:“侯爷。就算我们都愿意砸银子将天津繁荣起来,可我们毕竟只有十几个人,虽说每个人都薄有家财,相比繁荣一座城池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哪怕倾家荡产也不见得能改变天津多少,若欲繁荣天津,唯有吸引天下商贾争相而入,百川才能汇聚成海。然而天津拥户不过两千,且以贫户居多,这点人口欲吸引天下商贾,无异痴人说梦……”

    “不过呢……朝廷若有政令扩充城区,迁移人口。设立府衙,令天津的人口渐渐增多,人口多了,何愁商事不兴?那时不用侯爷开口,天下商人皆蜂拥而至,各种商铺,工坊。织房,粮仓,车马行等等平地而起,侯爷欲繁荣天津的目的。差不多也算达到了……”

    秦堪认真聆听半晌,最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果然不能小看古代人啊,哪怕是古代的商人。他们的见识也是非常可取甚至是值得学习的,周员外这番话看似浅显。实则却将这件事情的“本”与“末”剖析得非常清楚了。

    秦堪前世虽也是商人,但他毕竟不是市长,为公司争取利润在行,但如何繁荣一座城市却力有不逮,说到底也是不明白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直认为先招了商才会吸引人口,但实际上却是先有人口才能吸引商人。

    “如此说来,若天津的人口多了,你们都愿意去投资?”

    周员外笑道:“人多自然财源也多,侯爷,我们是商人,商人跟银子没仇的。”

    秦堪微微一笑,周员外这话谦虚大发了,商人何止跟银子没仇,银子简直是商人的亲祖宗啊……商人家若不慎着了火,他们第一时间抢出来的绝对是装银子的箱子,而不是祖宗牌位。

    秦堪环视一圈,见十几位大商人都是一脸认同神情,顿时便明白了。

    简单的说,栽不下梧桐,引不来凤凰。

    而招商这种事又不能以权势压迫,否则一座城里有十几个不情不愿的商人,久而久之暗生祸心,有钱人能干出的缺德事不比秦堪少。

    ******************************************************************

    召见商人虽说无功而返,却不是没有收获。

    至少秦堪懵懂的思路被这些商人理得很清晰了,以前对建设天津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现在却有了明确的条理。

    秦堪在尽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时代的同时,有人却在肆意地祸害这个时代。

    太监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不仅性别难以定论,而且物种也难以定论,有的是人,有的不是人。

    杨一清被拿进诏狱不到两天,西厂便传出了消息,杨一清已被定罪,罪名是滥杀民夫,贪墨军饷,司礼监掌印刘瑾深刻吸取了上回秦堪救王守仁的教训,不再亲自出面,而是指使西厂定罪,然后判了个斩首弃市,三日后行刑。

    大明朝廷这个时期的职权很混乱,皇帝怠政,权阉当道,锦衣卫和东西厂权力被无限放大,似乎什么都能管,什么都能判,于是许多案件根本就不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厂卫直接拿了人犯进诏狱,马马虎虎审了一番后便定了罪,连行刑都由厂卫一手办了,可谓抓审杀自产自销一条龙,有了厂卫这根搅屎棍,朝廷怎能不混乱?不必讳言,秦堪也是搅屎棍中的一员。

    杨一清被定罪的消息传出来后满朝大哗,大臣们惊怒交加,这刘瑾愈发张狂了,连三边总制杨大人这样的忠直之臣竟也说杀便杀,天理公道何在?朗朗乾坤难道真变成了阉人的天下?

    满朝惊怒之时,有一道焦急的身影为杨一清上下奔走。

    这道焦急的身影并不是秦堪,而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

    确认消息的第二天,李东阳再次登了刘瑾的门,结果再次悻悻而返。

    显然刘瑾这回铁了心要置杨一清于死地,当初杨一清很不给面子地拒绝了刘公公的招揽,这倒罢了,居然还狠狠挖苦讽刺了他,刘公公心眼并不大,况且性别也很模糊,也不知是不是对杨一清有了一种“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情怀,反正这回一定要弄死杨一清,内阁大学士说情也不买帐。

    李东阳急了,无论公义还是私交,他都不能坐视杨一清被斩首,然而事情似乎已成了定局,刘瑾决定的事从无更改,若说推行那个所谓的新政刘瑾干得拖泥带水,但在杀人这方面刘瑾却从来都是干脆果决,效率奇高。

    刘瑾决定要杀的人没人能救,然而……

    焦急的李东阳浑身一激灵,一个熟悉的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