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翰章自己要求严格,对于部下的要求也一样的严格,他一向认为自己能做到事情,部下也一样要能做到,他担任装甲兵司令员虽然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把装甲兵**的有模有样,两个旅的战斗力完全形成,部队编制也算合理。
但也正是对自己异常严格的要求,使得陈翰章对于此次通辽作战,下面部队的应变能力以及在战场上战术执行的过于死板,面对着日军大量永备和半永备工事,依旧固执的采取或是正面牵制侧翼迂回,或是坦克掩护步兵死打硬拼的战术的表现很是不满意。
而从抗联最艰苦时期过來,曾经长期独立领导一支作为主力部队使用的他,对于部队对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不屑一顾,而不知道善加利用,更是表示了相当的不满意,这在他眼中,这无疑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在他诸多不满意之中,战术上出现的问題,是他最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应对战术,但各级指挥员依旧将手中可以调动的所有装备,死死扣在手中,沒有想过将这些装备,加强到一线的攻击部队。
造成了前面需要高射机枪平射掩护还得和上级申请,得到上级批准后才能得到配备,这一來二去,在上下级的沟通联络上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抗联之中连一级有步话机,可以与上级联络,但是在排一级,却是除了通讯员之外,却沒有任何的联络手段,而眼下的战场形势,却是最适合以班排为基础进行作战。
更沒有采取以加强班为基础,组成多兵种联合小部队配合,多点渗透相互配合的作战模式,还是抱着大集团作战的念头死死不放,在战斗之中,一直以连级部队为基干攻击发起部队使用,将一号再三强调的一点两面,四组一队的战术,几乎全部都丢到了脑袋后面。
眼下抗联主力部队装备的自动步枪,两支交叉射击的确能压制住一挺歪把子或是九六式轻机枪,再加上一挺班用轻机枪,一个班的火力足可以压制住兵力在一个小队的日军工事群。
但是日军所有的工事,并不是只配备机枪,还有大量的步枪手,不仅各个工事群自己就可以成交叉掩护状态,而且与周边工事群也形成立体交叉配合,这种情况之下原有的班排,甚至连一级的部队,就明显显得压制火力有些不足。
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采取正面突击或是单纯的侧翼突击,只能造成攻击面过窄,部队运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以班排为建制,在加强一部分直瞄火力之后,采取多面突击、多点渗透相互支援、策应灵活作战的战术进展也会更大。
连一级装备的六零炮、火箭筒的火力数量不足,通用机枪的射速虽快,但远程火力压制威力有些不足,而营属八二迫击炮和五七无后坐力炮,十二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因为始终在营一级的控制,沒有下发到各个步兵连,使得即便到了连一级压制火力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而各连装备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在对付日军交通壕、战壕,以及日军无坚固工事掩护的机枪火力点方面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战绩,但是却在对付占据大多数的,有覆顶的土木工事威力明显不足,至于永备工事和半永备工事,这些六零炮更是基本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将营属无后坐力炮排的无后坐力炮下放到各个步兵排,补充火箭筒的数量不足,将八二迫击炮加强到连一级,而不是死扣在营一级,可以使得火力配置更加灵活,也可以极大的加强攻击部队的火力编制。
而对缴获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三七速射炮和大正十一年式步兵三七平射炮运用的不足,在前面急需跟随炮兵掩护,山野炮的运用因为敌军炮火压制,雷区隔断,以及自身重量运动缓慢、无法跟上攻击部队的情况之下,十多门缴获的日军火炮就在后边闲置着,根本就沒有运用。
日军九二步兵炮一个人就可以推着走,两个人就可以轻松的使用,如果借助一定的掩护,甚至可以轻松的推进到日军碉堡眼皮子底下,作为大炮上刺刀战术使用火炮,还是相当适合的。
将这些九二步兵炮平射作为直瞄火炮使用,在近距离之内摧毁日军非永备工事群,还是很有威力的,如果采取精确定点打击,在近距离之下命中发射孔的话,那么对那些永备和半永备工事,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
即便无法穿透过厚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层,但是一发七十毫米榴弹如果在内部爆炸的话,依旧可以大量杀伤其内部的守军,而沒有了守军,就是工事再坚固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