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的番号以及阵亡将领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而此时386旅旅部又确实是联系不到新一团的任何一个人,所以八路军总部以及129师师部、386旅旅部所有的军政长官都已经接受了新一团被全歼这一事实,并报准延安方面撤消了新一团的番号。
因为新一团的全军覆没,129师师长刘伯承386旅旅长陈赓都受到了八路军总部以及延安方面的点名批评,这也让外界对八路军的战斗力产生了严重怀疑,受到了国内舆论的一直批评,给八路军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但是新一团这种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死战精神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赞誉。
外界如何纷乱都影响不了新一团,现在躲在大青山深处的韩云华正在进行自己扩军整编的练兵计划。无论是曰军察哈尔兵团还是八路军各部都彻底失去了新一团的消息。
自回到大青山后,韩云华一方面派人进行寻找八路军主力,另一方面着手开始进行根据地的建设,首先韩云华计划对全团进行了新一轮的整编,他计划把所有的人整编为3个470人的加强营,外加警卫连、团属重机枪连、骑兵连、侦察连、通信排、迫击炮排各一个。每个营有3个加强战斗连,每个连装备三个步枪排一个机枪排,每个步枪排都装备一个机枪班外加一具掷弹筒,也就是说一个连的作战单位就装备了12挺轻机枪2挺重机枪以及121支步枪4具掷弹筒,就算财大气粗的曰军、国民党中央军都没这个待遇,而且准备将原本就不多的三八式步枪全部装备给一营。
其实,韩云华对抗曰战争中大放异彩的三八大盖早已心仪已久了,该枪为明治30年式步枪的改进型,明治38年式步枪与明治30年式步枪的外观区别是,明治30年式步枪没有防尘盖,所以大多数中[***]人称这种枪为三八大盖。韩云华对《亮剑》中八路军人手一支三八大盖可是很眼热。三八大盖的优点是所用的6.5mm子弹穿透力大,射程远,发射时无烟无焰比较隐蔽,而且可感后坐力不明显,便于射手发挥水平,实战射击精度极高,对新一团这种补充新兵较多的部队而言,没有那种枪比三八大盖更适合了。不过这种枪发射的6.5mm子弹弹头长径比大,击中人体后不会发生翻转造成附带伤害,在没命中人体重要部位的情况下,对人体的伤害比其他子弹小的多,所以才有了《亮剑》中张大彪那“让三八大盖钻了个眼”的豪言壮语。让韩云华遗憾的是,尽管这次就缴获的枪支无数,但三八大盖却只缴获了二百多支,实在是可惜了。
但接下来的问题却让韩云华差点头疼死,这次战斗缴获的武器弹药数量之大远远超出来韩云华的预料,但是缴获的武器的型号之多也远远超出了韩云华的预计,单步枪就有中正式、三八式、辽十三年式步枪、汉阳造、巩造九八式步枪、莫辛-纳干m1891/30步枪7个型号,机枪这种国内产量级低的自动火力更是五花八门,德、曰、苏、意、英、美、法、捷克、比利时等产地一应俱全,到底给部队装备哪一种枪械成了困扰韩云华的一大问题。
韩云华早在国防科大学习时就研究过抗曰战争时期[***]战斗力弱的原因,除了国力差距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的武器装备口径大小不一,后勤压力大,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二战时期[***]的武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这是由于民国成立之初,政出多门,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各地军阀各有武器采购来源,自制武器更是无个制式标准,工业加工能力也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出来的也是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各地军阀根据自身情况对所产枪械做的改造,导致即使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的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不能通用的局面,如果进行细分的话,仅步枪一项[***]就有上百个品种,一种型号的步枪就可能有10几个不能通用的变种,这样的情况导致,国民政斧自身都无法准确统计出,当时中国各地到底装备有多少种枪械火炮,最终在1930年[***]开始了军备整顿,提倡用统一制式武器取代各种杂乱武器,但限于国力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军备的统一,在军备整编后,[***]仍装备杂乱,光步枪就有4个不同口径,而且即使口径相同的步枪,弹药也未必能通用,这就在后勤保障方面成了噩梦,军队整体协同战力异常低下。
就像战后李宗仁在《李宗仁回忆录》敌我优劣之检讨(4)所说的那样:抗战开始时,全[***]队不下数百万人,但是五花八门,杂乱不堪。就历史系统来说,有所谓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山西军、粤军、桂军、川军、滇军及其他各省地方军。就训练方面来说,各军训练方法极不一致。就装备来说,中[***]队可说是全世界各种武器的陈列所,德、曰、苏、意、英、美、法、捷克等一应俱全,国内的汉阳、金陵、巩县、沈阳、太原等兵工厂出品也各不同,故军队的配备,因军而异。我先不去论什么一个班装备几支步枪几挺机枪,也不去论这些枪的质量好坏,就后勤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言:“这样五花八门的武器其后勤供应怎么办”当时的状态是桂系主要装备的是英国装备,滇军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