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二章 过场(2 / 3)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难得成就。要知道,多养一马之费,一家六口之食。

    “前日悟空上人来府上拜谢。。”

    我头也没抬,只是哦了一声。

    “朝中差遣往天竺的僧团和护法队,已经出发了。。”

    悟空和尚,这家伙是个倒霉孩子,之前并不是僧人,而是十五年前前往宾国的使臣随从,在该国东都犍陀罗城病倒后,出家为沙游历诸国十数载,前年方才还国。

    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某个传奇iǎ说西游记里的化身。人家一听到他的法号,就不免想起的某只猴子。

    因为安西方面请求国中派遣高僧大德协助宏兴佛法,像他这样熟悉吐火罗诸国当地的僧人,就成了抢手货,经过一番大义劝说后,他被授予五品衔的僧官后就带了一帮梦想着能复兴佛发源地的大唐僧众,重新出发了。

    “魏长史呈文。。”

    “城傍诸胡踊跃报投。。。旬日既募得逾万弓马健儿,尚有不断来投者,请示是否增选。。。”

    我看了下奏名的,其中不乏一些附藩iǎ首领和有名有姓的贵族子弟,带着扈从和家将来投军的。

    “这是怎么回事。。二十万段财帛,还没用完。就已经补满了。。。”

    “还不是灾荒闹的,这些年塞外白灾连绵,牛羊多死,各部饥而相掠。。”

    来人解释道。

    “室韦、靺鞨、契丹、奚族皆有部众大举南下求内附乞食朝廷,乃至回纥、渤海、新罗等外藩,都有人逃奔国朝,天子择其良键,于故州重置城傍,遂得健儿数万。。”

    “本军在河西、云中、北原一线,有大量附藩杂胡,世牧为业专供军中牛马羊畜。。。亦受其害,只是所幸有本军扶持,输粮代工,尚得一时安稳。。”

    “因此这次总府招募良键,饥遂不得食者趋之若鹜尔。。”

    “只要给安家口粮,就能开拔。。。”

    “这么说回纥也也在灾患中?。。。。”

    我心中一动,让人找来四方院这些年的贡表,光是回纥请求以马匹和财物,换取粮草的回易请求,就多达十七次,涉及内外九姓十一氏族的大部分首领。

    不由想起后世论坛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关于唐代胡化的因果说,因为史学界有研究说。

    唐代所处的七至八世纪,据说是中国古代最温暖湿润的时期之一,梅树、柑桔、荔枝、竹类,生活在长安和洛阳的驯象,都是侧面的记录。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

    温暖的气候也代表着作物收获期缩短,而湿润气候带来的是降水的充沛和产量的的增长曲线,养活更多的人口和国家储备,适宜耕作的农耕区逐渐向北推移,作为农业国家的势力范围也随着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扩张。诸如后世高坡黄土的西北之地,在唐代却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沃野万里。

    作为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的标准之一,灾害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相对充足的国家储备和较少的灾荒频率,让政权可以从容对应各种突发状况,于是盛世自然而然诞生了。

    按照后世某些学术研究的说法。

    世纪中叶以来,北方游牧地区环境压力十分大,战和内迁频率增大。也是因为气候的逐渐转冷,在严冬和寒灾的影响下,草原部落政权,不断的发生内自发的国力大损。

    诸如晚唐以后,回纥成为草原霸主后,也因为灾荒很快陷入内而土崩瓦解。而更晚一些崛起的契丹人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原五代十国的混局面,让契丹人几乎可以随心所y的南下炉火人口和物资,来熬过草原上最艰难的时期,特别是燕云十六州的农业人口,让契丹获得稳定的产出来源,来维持游牧政权的稳定。

    等到中原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契丹也形成半游牧半封建国家的基本雏形,檀渊之盟的年年岁币,更是把契丹养成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

    特别在安史之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和南迁频率进一步加大,而唐朝经过内无力维持足够的边防,所谓的中原胡化就无法遏制了。为了求生存而拼命南下的游牧狂让藩镇割据的中原更加混不堪。

    这些年我所经历的事情,从某些方面也刻意说在印证这个研究的方向。不过既然这个时空的大唐已经挺过最艰难的时期,成功的重新建立边防的壁垒,等待这些南下胡族的命运,就只有被羁縻和汉化的结果。

    这或许是一个契机,组织这些饥荒中的游牧部族向西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契机。

    “本军还有多少陈化粮和过期罐头。。。”

    我重新开口道

    “不够的话,我还可以从南海调集。。。”

    呼罗珊首府木鹿城,豪华的总督官邸中

    继任的胡迈达卡赫塔,从等待处理的文件卷轴堆中抬起头来,深深吸了一口点燃的香草,觉得消退的jing力像是水一样,从四肢百骸中重新涌出来。

    作为王朝起家的发源地,呼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