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参与国家大事的习惯,现在还没有形成。复兴党落实人民民主制度的困难也正在这里。
不过,和普通的人民群众不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作为大明王朝千秋万代传承下去的直接受益人,王书辉的老丈人朱术圳明确了这个消息之后就坐不住了。
自己的女婿要灭亡大明,或者说自己的女婿要捡大明这个“漏儿”(在朱术圳看来是这样的),朱术圳觉得,作为太祖皇帝的龙子龙孙,自己应该对自己的女婿表明一个态度。
王书辉完全不觉得大明王朝的灭亡有什么不正常的。所以当他听到自己的老丈人用车轱辘话说着什么“大明王朝的正统地位”之类的废话的时候,他的感觉是很荒诞的。
看到王书辉对此不以为然,朱术圳又开始引用参事会的那帮旧文人的口水,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说起什么“万民何辜”之类的话来了。
听了这话,王书辉脑袋里不自觉的想起的却是马老人家的一段话: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对于复兴党北上接收北中国这件事情,复兴党治下“非国民”的态度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在工业化改造中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工业资本家的那些算是“进步”地主阶级的家伙们。这些人主要集中在枝江商盟、秦氏商团和武昌商团等一些在复兴商社领导和组织下的长江中上游商团之中。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对于复兴党是非常看好的。毕竟在复兴商社领导下的他们对于复兴军的武装力量的强大的认识是非常的充分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直接参与到复兴党的对外贸易中的。
而且,因为复兴党“促进商业发展和市场繁荣,对零售业和服务业全面放开搞活经济,促进并扶持轻工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他们虽然不情愿或者假装情愿的被复兴党剥夺了对土地的所有权,但是他们经营的各种商店、饭馆儿、茶馆、旅店等等买卖,都是受到复兴党的支持和保护的。他们经营的那些纺织厂、丝绸厂、造纸厂和食品厂等轻工业企业,也是直接的得到复兴党的技术支持和金融支持的。
虽然复兴党制定的工人最低工资以及工人权益保护政策让他们相当的不舒服,虽然因为复兴党的企业给工人的优厚待遇使得他们不得不给予自己工人足够的好处,才能保证工人不会大量的流失。但是,跟着复兴党搞工业有肉吃这个基本的事实,他们还是都能够明确的认识到的。
在复兴党治下,这些人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但是在经济收益上他们却是钵满盆溢的。甚至于跟着复兴党的复兴商社,他们还能赚那些海外蛮夷的钱。对于这一点,他们还是相当的满意的。
这些人大部分在大明朝治下都是些没有后台,经常要受到盘剥的那种朝不保夕中小商人。在复兴党治下,他们虽然同样没有什么政治权利,但是复兴党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这就已经让他们很知足了。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利益是和复兴商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对于复兴党进一步的扩大地盘控制整个北中国,他们因为可以随着复兴党的扩张而进一步的扩大自己的产业,都是相当的踊跃的。
当然了,他们中的一些年纪比较大人,和第二种人的想法差不多。那就是一些在复兴党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改造中,因为没有什么劣迹,靠着自己的劳动为生,所以“逃过一劫”的那些普通读书人。主要包括湖北各府县里的那些童生、生员等一些封建读书人。
复兴党反封建不假,复兴党使用非常暴烈的手段反封建也不假,但是复兴党的所作所为都是讲证据,看行动的。这些人在复兴党的革命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反动立场,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都隐藏了起来,没有到处去嚷嚷,没有做出任何反革命的举动,复兴党也不可能因为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收拾他们。
这些人在复兴党治下,大部分都是在一些私营企业里担任账房、掌柜或者管事之类的职位,以为私营工商业主服务为生的。(因为复兴党的任何单位都不会用这些人。)
在这些人看来,复兴党的所作所为是大逆不道的。复兴党治下的这些老百姓,那些趾高气昂的泥腿子们,都是朝廷的反民,都是要被杀头的混账。
他们一方面期盼朝廷大军能够扫清环宇收拾掉湖北的这些乱党,一方面又怕朝廷的大军真来了,自己这等“良善之人”会被玉石俱焚。他们一方面因为复兴党的统治过上了更好更安稳的生活而暗自高兴,一方面又因为在复兴党的治下被剥夺了一切政治地位和特权而愤愤不平。
总的来说,他们这批人的内心是很矛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