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很充裕,那是基于原本的二战历史走向,但如今历史改变了,情报显示美国和德国都在秘密开发原弹,因此时不我待,张猛下令加速核武器研发速度,争取不被美国核讹诈,令大唐帝国一直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这是一份保障,确保二战结束后美国不会找大唐帝国秋后算账。
大唐帝国尽管建国时间只有十一年,但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很多领域甚至走在世界领先地位,这都得益于大唐帝国的全球人才掠夺和引进计划,再配合充沛的研发资金,爆发出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能量,推动大唐帝国高速发展。
在核领域,大唐帝国云集三万余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辅助人员,投资高达十亿唐元。
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特斯拉早在四十年前就申请了逻辑门电路的相关专利,并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在张猛的提示和指导下,在五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电管为主体的电计算器,采用二进制数值,可复用内存,可编程管理,取代机械式计算器。
这是一个大突破,因为原弹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计算数据,机械式计算器的效率不高而且笨重,电计算器的实现使得大唐的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快速和精确的计算出各种数据,提高了研发速度。
随着二战爆发,为训练战略轰炸机飞行员,大唐帝国海军向国家科学院探询,是否能够开发出一款可以控制飞行模拟器的计算机。军方当初的设想只是希望通过该计算机将飞行员模拟操作产生的数据实时反映到仪表盘上。和以前的训练系统不同,军方计划系统能尽可能真实地根据空气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以使其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于是国家科学院创造了旋风工程,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数据的旋风计算机,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
随后,特斯拉的计算机研发小组针对其缺陷又进一步完善了设计,并最终呈现出程序存储体系结构。这个体系是未来所有计算机的基础,也成为大唐核工程的重要帮手,一台运算速度20000次每秒超级计算机被研制出来,专门为核工程实验室提供计算数据,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656位,大大节省了人力运算和各项研发成本,并提升研发速度。
通过计算机对离心机内的铀系列同位素进行分离,使得大唐帝国于1939年6月首次获得一公斤纯度87%的可裂变浓缩铀。
张猛虽然不懂原弹的详细制造过程,但是却知道原理,他将原理告知给特斯拉等科学家们,只要浓缩铀达到90%以上就属于武器级的原弹,届时只要将浓缩铀推向临界点就可以直接引爆。
这个原理在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但在这个年代,除非有人告知,否则即便最顶尖的科学家也要花费十数年时间像无头苍蝇一样试验数万次才能够总结出来。
张猛的提点,无疑给科学家们指明了方向,使得原弹的研发速度大幅度加快。
1940年6月,大唐帝国完成了实验室内的小当量浓缩铀临界点链式反应试爆试验,并获得成功。
当苏德战场再次爆发大规模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唐军已经开始根据核研发小组的要求开始准备材料,秘密制造武器级的原弹了。
在张猛看来,不管美苏和德意哪方胜利,大唐帝国握有原弹就足以和他们抗衡,令他们不敢找大唐帝国的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