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9章 沧澜17(2 / 2)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产力和资源产出,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逐渐产生脱节和滞后,而导致通货紧缩的预期和潜在忧患。

    虽然目前还没有怎么显露出来,但是一旦随着越来越多地方,解除相对严格而规范到生活琐事细节的编管,而进入正规编户齐民和人口有限自然流动的日常态;

    原本通过供销体系和配给制度,只在内部消化和调剂的产出和资源,所释放出来的消费力和需求市场;将汇聚成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潜流和庞然浪潮。毕竟,就算有各种兑换卷和配给票作为辅助,但人的本性是有机会都会去尝试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的。

    虽然可以通过私下增发代币和其他实物配给卷来暂时缓和之,但是这个世道的大环境下,多数人还是更认真金白银的宝货和贵金属钱币。

    虽然淮镇当初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以物易物之类的阶段,有且由此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牌价定位来;但是真要重新倒退那个初始程度,哪怕不至于因此崩溃而只是有所动荡的话;那也代表着怀镇这些年的相当部分建设成果,包括经济活动和金融信用上,都要由此打了水漂了。

    而如今淮镇有来自胶东和辽东、夷州等,数处较大的金矿和银矿的产出,再加上历年的战利品和收刮战区所获的积累;在作为大额商业活动和金融信用保证的金银储备上,暂时还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反倒是日常民生所需的小额白铜钱、黄铜钱和青铜钱的市场流通量,开始呈现某种短缺和枯竭的迹象。毕竟,光靠金银宝钱是无法取代和满足,这些占据社会底层大多数人口的日常流通需求。

    像是那些小说影视题材里动不动拿出金银,或是大额银票来付账的场景,固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却是只有在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大为丰富的明清两代,而伴随着整体通货膨胀才得以正式出现的产物。

    在此之前,至少缺铜这一点却是暂时无解的,因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曾经面对过的老大难问题,而在偌大的北方地区原本就不怎么产铜,而外来输入铜料的来源同样是相当的有限。

    后世也是到了云南的铜矿大发现之后,才得以逐步缓解的。

    因此,那些封建王朝的对策,差不多都是依靠自身足够大的体量和经济规模规模,一方面通过有限的政策干涉和引导,限制商品流通规模来压制其影响;一方面则是通过牺牲相当程度的国家信用,来强制压榨和收刮民间私藏的铜钱铜器;以此度过一次次的难关和经济风波,直到再也维持不下去而迎来改朝换代。

    而如今南朝大梁除了盛产铜矿的南平府和黔中道(今云贵高原大部)之外,还有来自天竺、安息等地区和外域,乃至海外各洲的铜矿输入,才能维持了若大体量的基本流通需求。

    但显然我治下淮镇所拥有的这点基本盘,并没有足够的本钱和基础,来玩这套欲擒故纵的粗暴政策和金融把戏。唯一比较具有优势的,就是诸多新技术和相对先进管理制度,带来的初级工业生产力和衍生生产方式,所造就的其他资源储备和人力上的巨大解放。

    因此,谜样生物那里不免拿出一个建议和主张,要不要籍着这个吸引了大多数关注的亲迎机会,冒险提前推行以纸面票据为代表的小额信用货币,来度过这个钱荒的难关,完成在这个时代隐性的经济增长软着陆。

    但是直到沿着昔日漕运运河,重新上岸而抵达江北之后,我依旧没有能够对此下定决心;只是和驻留当地的刘延庆短暂碰了个面,交涉和不止了一些后续的事情之后,又继续马不停蹄的南下过江去了。

    度过了长江之后,随着人群中各种吹打奏乐声和彩绸扎成的牌坊,挂树上的帛花和彩灯,明显属于庆典的气氛,开始出现在了采石矶为首的渡头,以及后来上岸的沿途路上;

    只是这些在地方官的带领下,前来迎送的人群看起来明显有些营养不良和勉强,并且四下里不乏愁苦和忧虑的表情;

    随后我的探子和眼线就带来了某种情理当中的真相,他们都是被可以暂时免除一天徭役和提供饮食的条件,所招募和诱使过来充作场面的结果。

    事实上,沿途所见城邑和村庄里的萧条和颓败,也不是这些表面光鲜的一时手段,所可以遮掩的住的。据说在我来之前,哪怕在陪都江宁府的周边,已经有人不断在饿死,也有匪类流窜于道途打家劫舍。

    这一次却是因为大婚需要的国朝体面缘故,这才得以费力气出兵扫荡和政治了一番,又开始在城邑中开办了好些个赈济点,这才将这一番局面给短暂的扭转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