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不够,或是其他方面不适合军队的人员,
被分流转派到其他领域去,继续服务,哪怕是作为最基础的产业工人,或是集体农庄的成员,也是有所用处的。
军队只是一个批量塑造的大方向,而我治下的其他领域,同样也需要足够自行培养的批量人手,而不是全部靠外部选拔和就地补充。
这些带有集体烙印,批量培养出来的年轻人,稍加历练成长起来之后,完全可以作为日后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而作为某种表现出色的荣誉,其中第一批成员,将安排到我身边服役,由阿骨打进行带领,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预备亲兵。
目前他们参与劳作的,主要是军械作坊和制铳工场的流水分拣、打磨之类低强度工作,既是一个对武器兵备熟悉的过程,同样也有利于保密和管理。
投产后这一个月的全力开工下来,位于沂水畔的水力制铳工场,靠来件配套组装了大概有一千六百只,一式和一式改的标准长铳,平均造价在十六缗左右;则算成钱的话就是一万五千钱,十五枚大银宝。
另外通过改造利用国朝提供的老式火铳,至少也获得了两千只杂色火铳的来源,每杆的改装费也须得约五缗,合计四千五百钱。主要贵在身管、机件的加工精度所费,这还是除掉海路捎带的运输成本了。
相比之下,身管枪机加工工艺更简单的短铳和喇叭铳的产量更多一些,如果不太讲究精度的话,产量至少可以在长铳的基础上翻上一倍;至于三眼铳,短手炮什么要求不高的铸件,成品数量就更多了。分出产能来继续生产这些初级产品,一方面是二三线装备的需要,另一方,则是主要是用来作为培养足够数量,熟练工的日常工艺流程。。
因此,
这些铳器的数量看起来很多,但是也只够装备一两个主战营,或是若干个部分火器化的防戍营而已,而我出战一次,磨损和遗失的备件,就已经远超过这个数字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还在草创之中,作为自行独力生产火铳和大小炮身管,所需要的技术前置,以目前的条件来说,还早得很呢。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根据那只肥孔提供的域外工匠所带来的手艺和技术,结合广府原有的五金铸造技术,以及青州当地匠人造钟和大型鼎具的手艺,特别是铁模湿铸法和水力热锻的初步试验成功。
从小批量产出上说,除了虽然名为炮但只能打铁渣,形如后世大号抬枪口径的转管小炮外,已经可以尝试性做出一些诸如斤重炮、舢板炮之类规格,射程较近的小口径铸铁炮。
只是受限于材料和工艺强度,在具体使用寿命和耐磨损上,铁膛就远不如传统铸铜炮了,属于用数量弥补质量而相对廉价的,中短距离火力压制替代方案。
毕竟,作为一种货币原料和日常应用广泛的贵金属,铜在我的治下,依旧还是稀缺物的。
另一方面,作为少兵队的专属待遇,他们也有类似于成人的副食补贴,一些禽肉和蛋类的营养补充,虽然落实到人头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是作为集体荣誉的激励手段来发放的。
如今蒙山丘陵的大小谷地之中,除了放牧牛马猪羊这些体型较大的牲畜外,其实还有十几处小型动物和禽类的养殖场。
种苗大多数是开春后,来自南方培育出来的速胜快长的鸡鸭鹅鼠兔品种,只是到了靠北方的淮上,就不免因为水土不服和船上的颠簸惊吓死了好些。
但是剩下来的,在广府请来的家禽畜饲养老手照料下,经过了为时不短的适应期后,总算开始正常进食和活跃了。而这轮我出战回来,却是已经听说,半数以上的额养殖场开始收获第一批蛋类了。
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集体圈养和到户散养两种模式,到户散养主要是借贷性质的个人补助手段,外加育种改良的实验,产出效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主要还是靠集体圈养的产出,日常用农作物收获后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外加陈仓米和蚯蚓,来喂养这些小型禽畜,因此,繁殖起来的并不慢,收获周期也比较短,两三个月到三四个月就可以开始产蛋,而半年内就可以获得成型的肉禽了。
只是在过冬的时候会有些麻烦,还要注意春夏密集度过高引起的传染性瘟症。
而这些禽畜的养殖,反过来又多少也可以提供一些富含氮和硫化物的有机肥,然后再通过堆集和人工催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肥田的利用率,对于正在组织经营的集体农庄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化肥工业,但却已经有类似的替代方案,也就是远洲外岛特有的鸟类粪便沉积物——名为鸟粪石的有机磷钾肥,作为海洲各藩的种植园的重要肥田物,只是千里迢迢运过来的话,运输成本有有些高昂了。
此外就是海水制盐剩下的重卤化工的产物,也可以作为化肥的添加成分,不过目前产量还不高。
只能少量作为一些新开生地的追肥手段,一旦等田地种的熟了,形成基本的土壤菌群和水肥循环,那就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