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的修理师傅处的还算和谐,但是似乎总觉得其他人会有一种异样的眼神或态度来对待他。
舅舅并没有在意这些,只是觉得自己的技术可能还不被其他人认可,因此对其他师傅接的活很热心地帮上帮下,而且一旦自己遇到问题也十分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大家都知道他是乡下来的,随着排斥感渐渐地淡隐下去,与“乡下人”相比的优越感上升了,也慢慢地开始接受他。
但是舅舅却并没有察觉到,他人的友善主要还是建立在对待“乡下人”那种隐隐约约的特有的“优越感”之上的。
正如像“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这一类“俗话说”一样,时间作为试金石是可以粉碎所有脆弱的假象的。
舅舅坚持着勤恳的工作,努力地学习,这些宝贵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并被任命为店长,舅舅知道,这个老板是不只一家店面的,自己辛勤的付出虽然只是一个店的店长,工资也只是比普通修理师傅多了两百元,干的活也更多了。
但是这些还是让舅舅有了些许成就感,对于舅舅来说,他更看重的是人往高处走的希望,现在,他的确看到了,他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当然这些成就舅舅希望的态度却也成了他的悲剧的源头。
听着爷爷的讲述,一连串童话故事,成语典故,“俗话说得好”中的“俗话”出现在小明的脑海中“丑小鸭,笨鸟先飞,鹤立鸡群,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一串串朗朗上口的文字简练的概述了舅舅接下来的的境遇。
他也无奈地离开了修理行当。舅舅心里十分的委屈,但是他只是相信,这些都只是自己不够优秀而引起的。
在振作了精神之后,舅舅又开始找工作了,对于前事似乎已经释怀了,但是隐约之中,一根倒刺已经插进了心里。
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工作了,舅舅一直还是在“挑”工作,比较来比较去,不知不觉中,口袋里已经没多少钱了,房租要到期了,吃饭也成了问题。生活已经不容许舅舅再挑三拣四的了。没有办法,舅舅必须放下对“理想的工作”的“向往”,必须面对现实。
冥冥之中,不知是饥肠辘辘的肚子还是内心的失望,舅舅终于妥协了——在洗脚城当一个足疗师。
对于足疗师这个职业的理解,舅舅是站在修理电器的角度来看的,同样是在日晒不到雨淋不到的室内工作,工作环境也是相当舒适,而且足疗是修理身体,和修理机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修理对象更健康。
舅舅在脑子里经过这番理解和不停地演绎,感觉当初那种委屈的妥协感被稀释了很多。
舅舅在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培训,开始了他一贯的工作模式。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恐怕也是致命的一点,修理机器不必理会机器,没有交流沟通的。给客户捏脚,对方是活生生的人啊!
别的技师都与客户聊的有说有笑,有时讲几个黄段子,客户被逗得哈哈大笑,心情大好还能多给几百小费,技师也有了固定的老客户,可谓一箭双雕。
舅舅一张笨嘴拙舌,客户在他眼里就是机器,有时客户抱怨劲太大,舅舅似乎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全然不顾与客户必要的交流。慢慢的,后果了然于心。别说小费了,新客户都不敢让他接了。
舅舅也很眼红小费和老客户的,但是他的犟驴劲总是让他食古不化,遵守着修机器的那一套。试用期一个月没到就被解雇了,舅舅离开时不禁痛哭起来……自己已经妥协了,为什么还会这样?
对于一个犟驴,他认为自己妥协了什么呢?你认为他妥协了吗?
在城里又晃荡了一个月,身上一分钱也没了,舅舅迷茫了,他不知道还能靠什么糊口了。不久,舅舅得知了自己唯一的姑姑去逝的消息,舅舅叹了口气,是时候回家看看了。是啊,还有什么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扭过他的犟驴劲呢?
姑姑去世,舅舅步行回家吊丧,确实没钱了,房租也没付,再不走恐怕就真走不掉了。
下葬之后,舅舅似乎有了点留在老家干修理行的打算。
虽然家家户户都已经用上了电器了,但是毕竟村子里户数并不多,在家呆了一个月也就修了不到两件电器,其中一个还是手电筒。
舅舅不愿种地(这自然是不必解释的),经家人介绍,他有了三个选择,开个小卖部;给村里运肥料;跟他的姑父“老黑”,专给牲口打铁掌也兼厨房铁器几件套。
舅舅觉得自己必须得做出些改变,在外面碰了那么多钉子后,自己经常反思自己,而姑姑的去逝似乎让他有所觉悟。估计你也猜到了,他选择了第三项。家里人也被舅舅的选择多多少少惊讶了不少,都因舅舅的选择对他本人的看法有了些许的改观。
姥爷和姥姥都拿出了一些积蓄,给舅舅置办了些行头,希望能把他彻底地留下来,他们还是很了解自己唯一的儿子的,似乎对他的以后的路已经有所预见。
小明爷爷轻轻地抚摸着小明的头,叹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