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血战赵家岭(1 / 3)  淞沪:永不言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一排排炮弹呼啸着砸向赵家岭阵地,重点是主阵地,这也是他们战后总结得出来的结论;

    只有摧毁了主阵上的重火力,前沿阵地就没有了依靠,搞不好一个冲锋就能拿下。

    鬼子还是老套路,发起步兵冲锋前先用炮轰,原田老鬼子集中了30多门大小火炮,对2营防守的赵家岭阵地进行了疯狂炮击;

    暴脾气的2营长邓竹修也没有被动挨炸,同样命令部署在山顶上的炮兵大队还击。

    这些大炮大部分部署在反斜面上,鬼子想要击中他们难度很大,而他们居高临下打击鬼子的炮兵阵地效果非常的好;

    短短半个小时就摧毁了鬼子七八门火炮,而自己只损失了两门,看的邓竹修大赞道:

    “好,就这样打!炮兵兄弟这次立功了,就你们有炮吗?老子也有!”

    男人就是这样,有炮腰杆就硬,游击纵队每个营的炮兵大队都有4门75毫米山炮和6门迫击炮;

    另外支队加强给他们的直属炮营装备了12门75毫米山/野炮和16门迫击炮,这个火力已经超过了鬼子鬼子的山炮大队。

    双方的炮战鬼子也败下阵来,这下原田才知道田中大佐为什么不跟他抢首功了;

    这哪里是战功啊,简直就是炼狱之地。

    原田大佐的狠话已经撂下,不可能被几门大炮吓的尿了裤子,该发起的地面进攻还是如期开始;

    炮火准备刚一结束,上千名鬼子就密密麻麻的涌向了赵家岭,原田大佐果然是个狠人,一上来就是大队级的进攻。

    147联队的进攻同样分成三个方向,左右翼都是佯攻,用来牵制守军兵力,主攻方向还是中路;

    兵力部署是左右翼各一个中队,中路两个步兵中队加一个机枪中队、一个步兵炮小队,这正好是一个大队的兵力。

    鬼子对中队的进攻分成三个波次,第一攻击波是两个中队,第二攻击波是机枪中队,负责提供持续的火力压制;

    第三攻击队则由两门步兵炮和3门迫击炮组成,负责打击守军的火力点。

    两个步兵中队一左一右,朝着中路1连的防守阵地冲杀了过来,大队长廖磊立即命令炮兵连的几门火炮向鬼子炮击,实施远程阻击;

    营属炮兵大队也在山顶上对鬼子进行火力阻截,只留下支队炮兵营警戒鬼子的炮群,只要敢露头,就炮弹雨侍候。

    在守军十几门火炮的火力打击下,冲锋的鬼子伤亡很大,还没冲到1连阵地的跟前就伤亡了上百人,简直就是送人头;

    原田大佐终于忍不住了,再次命令炮兵大队支援,没打几轮就招来了守军支队炮营的报复,又损失了几门火炮后彻底老实。

    中路鬼子好不容易冲到了守军75炮的射击死角,距离一连阵地只剩下几十米,守军的炮火支援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就轮到1连弟兄上场了,随着岳万里一声令下,两挺九二重机枪、9挺歪把子机枪朝着鬼子喷射弹雨;

    鬼子步兵整片整片的被扫倒,山坡上很快就躺满了鬼子,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解压。

    鬼子机枪中队随即开火压制,一排排重机枪弹雨点般的泼向守军,很快1连就出现了不少的伤亡。

    廖涛自然不会让鬼子的重机枪嚣张,立即下令所有的迫击炮向鬼子的机枪阵地开炮;

    机枪中队的鬼子正打的欢实,他们似乎忘记了在赵家岭战场,守军拥有大量的曲射炮,这些都是重机枪的克星。

    当一排排迫击炮从天而降的时候,鬼子指挥官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惊恐地大叫道:

    “敌袭,快快的疏散!”

    可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重机枪可不是轻机枪,不是那么容易转移的;

    还没等他们做出动作,迫击炮弹雨就落了下来,一挺挺重机枪被炸成零件,鬼子机枪组成员也死伤惨重,机枪中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现在游击纵队的火力配置已经自成体系,连一级有2门飞雷炮和6至8具掷弹筒,2挺九二重机枪,1个班1挺轻机枪,火力足以压制鬼子1个中队;

    大队一级有一个装备了2门迫击炮、2门步兵炮和6门飞雷炮的炮连,正好3个排,火力不弱于鬼子一个大队,但兵力只有500多人(缺编100余人不等),大队一级还装备了40火箭筒。

    营一级是炮兵大队,4门75炮和6门迫击炮以及数门步兵炮。

    到了纵队一级除了有24门高射炮以外,还有12门12管107毫米火箭炮,这是游击纵队的大杀器,比鬼子一个师团的火力还强。

    考虑到山地作战的需要,游击纵队装备的都是适合骡马驮运的火炮,最重的九四式75毫米山炮,战头全重也只有536公斤,分解后6匹骡马可以驮运;

    火箭炮、迫击炮、高射炮都能用骡马驮运,机动性非常强。

    游击纵队的火力配置都是针对鬼子的,打阵地战没有了重火力压制,鬼子步兵就没有那么牛逼了,被1连轻、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