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皇帝面放屁是犯法的。
法是一条明确的线,但礼不是。
礼的规矩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一人之心。
从最早周公定礼开始,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周礼》这本书,《周礼》是将礼和法综合在一起,教育大夫、士民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写的也算比较清楚,但并不复杂繁琐。
等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礼和法就拆开了,因为皇帝被神话了。
法用来治国,礼用来治家,皇帝是全天下所有人的爹,是大家长,由此开始,礼的规矩越来越多。
等到程朱理学时期,礼的规矩就更多了。
多到什么地步呢,多到如果将宋明时期的理学规矩照本挪用到二十一世纪,全国九成九的人都要吃官司!
因为你失礼了。
光一个上桌吃饭都能给你找出几十条规矩来。
《明会要》中,朱元璋给朱标这个太子定下的皇太子礼仪就写了足足几十卷数十万字!
小到在家读书,大到朝会诣贺,就差给朱标拉屎定个规定姿势了。
为什么礼被强化到这种近乎变态的地步,因为法不能这么写,会让人诟病为暴政,但是用礼为借口进行PUA那就太合适了。
动不动就是一句话。
‘我们乃礼仪之邦,你怎么能做出如此有辱斯文的事来,简直愧对列祖列宗’
当着皇帝的面放个屁就对不起祖宗,大声吵两句就该自绝以谢天下。
这种洗脑方式,极大加强和巩固了皇权的独裁统治。
而国宪解除了礼的禁锢。
你只要不犯法,那么你的私权将得到法律保护。
另外就是明确国家的政权政治结构。
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最高机关是内阁,行使国家军事指挥权的最高机关是大都督府。
内阁的产生由国家选举委员会来选举产生,大都督府的军事主官则由元帅来任命,元帅的产生由上一任元帅提名、大都督府各部主官票推产生。
相比起内阁,大都督府要显的更独裁。
没办法,军队的性质注定如此,一旦军队也学着国委会那般搞派系席位,不用想,早晚一天军阀混战。
所以在这一点上,没人敢碰底线,默许了陆远对军权的绝对掌控。
其实就算国宪提不提,陆远也不可能把军权交出去,只能说国宪明确之后,那他掌握军权更具有法理性。
正大光明了属于是。
除了这两点之外,国宪还提了许多细则上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等多领域,这里就不细展开了。
反正随着故事推进,慢慢加入提及。
“临时内阁搞出来了,我这个临时内阁首辅第一件事该干啥啊。”
陆远问道张四维:“快一个月没出门了,很多事还真挺陌生。”
后者笑笑,忙言道。
“任命临时内阁下,中央各衙门临时主官。”
“有草拟的名单吗?”
“没有。”
张四维言道:“按照国宪内阁的新规,中央各衙门各部主官、副官将完全由您和内阁进行临时任命,又由于现在的临时内阁仅您一人,所以,您可以全权任命。”
“这么一看,本辅现在权力倒是比以前还要大。”陆远哈哈一笑,随后言道:“行,既然如此,那我说你记下。”
“是。”
张四维坐下,从书桌上拿出纸笔准备。
“吏部尚书张居正、户部尚书赵贞吉、兵部尚书谭纶、刑部尚书裴锦超、工部尚书潘季训、礼部尚书杨成修、海关总督梁梦龙、国管局局长崔彦、央行行长陆庆博、通政使郑大同、都御史杨继盛、司法院卿海瑞。”
张四维照实记着,内心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份名单乍一看变动不大,可几个关键位置上的人员更换却是至关重要。
比如谭纶从海关被调去了兵部,实权瞬间缩小了八成还多,可见对自己的这位同年,陆远已经不再信任了。
曾经做过陆远随官的潘季训、梁梦龙几乎是越级提拔到了关键岗位上,至于说崔彦则是陆远当年做户部侍郎时的那个度支司郎中,后来又跟着陆远去了海关当侍郎。
不能说是陆远的心腹,但也是多年的老部下了。
最后就是杨继盛和海瑞,一个都御史和一个司法院卿,这俩货一个比一个的脾气臭,他俩到这个位置上,将来大明朝的官,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关键是国宪还明确了这一点。
都察院和司法院行使独立司法权。
简言之,内阁可以听取他们汇报案件,但不能越过他们主导案件。
只要证据确凿了,这俩衙门要杀的人,内阁也保不住,陆远也保不住!
“老生常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或许那一天永远不会在现实中出现,可在名义上,在这一刻,实现了!”
陆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