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钦差大臣(3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你们是哪里来的?来许昌做什么?”

    李庆安走了两天了,一路上都是光秃秃的枯黄色,眼睛涩得慌,在这里突然看见大片绿意盎然,十分养眼,他心中着实喜欢,仿佛来到一处风景极佳之所。

    他翻身下马,走上来笑问道:“你就是许昌县令吗?”

    韩县令一愣,这是谁?竟然这样问自己,他心念一转,忽然想起最近听到的一个传闻,不由结结巴巴问道:“你莫非就是。。。。”

    李庆安呵呵笑道:“我便是新任河南道观察使。”

    韩县令吓得慌忙行礼:“卑职许昌县令韩悦,参见李使君。”

    “不必多礼了。”

    李庆安笑了笑道:“我正要去县里,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县令。”

    韩县令用手背擦了擦汗,道:“卑职不知道使君到来,没有远迎。”

    “你这片豆田便是最好的迎接了。”

    李庆安兴致大好,从官道上奔了下去,走到豆田前蹲下仔细地看这些豆苗,一株株嫩绿可爱,放佛绿色的精灵一般。

    韩县令拎过一桶水,用勺子舀了一瓢,从根部一簇一簇地浇灌,对李庆安道:“这里是本县的公廨田,本县一共八百亩公廨田,原来都是麦田,结果全部枯死,一个月前,我们都补种成豆,现在出苗了。”

    “那水呢?”

    李庆安回头好奇地问道:“水从哪里来?”

    韩县令指着不远处道:“我们打了一口深井,就在那边。”

    李庆安走过一片豆田,果然见一处低洼地中有一口井,他走到井边掀开木盖子看了看,井估计足有四五丈深,井下隐隐有水波亮光。

    “使君可别小看这口井,我们这一片二百多亩地的豆苗都靠它养活。”

    “不错!不错!”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赞许地对韩县令道:“关键是韩县令带头,我想许昌县的民众应该都动员起来了吧!”

    “这两天县丞和主簿都下乡了,正正一村一村地动员,许多农民都跑来看我们的豆田,效果很好。”

    韩县令有些感慨道:“其实抗旱的关键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要想方设法找水,河水没有,就想法挖井水,挖到水要节约浇灌,像浇粪水一样,一株苗一株苗地浇根部,其次还要节约粮食,节约开支,只要把这几点做到了,最后基本上就能度过旱灾。”

    韩县令的一席话,听得李庆安连连点头,这个韩县令确实很务实能干,河南道能度过旱灾,就是需要他这样的官员。

    正说着,只见官道上来了大批农民,足有几百人,骑着驴,赶着马车,大家纷纷跳下车,一窝蜂地向豆田跑来,几名衙役慌忙迎了上去。

    李庆安见天色已不早,便笑道:“韩县令忙吧!我就不打扰了。”

    “不!不!我领使君进县城休息,再安排食宿。”

    韩县令慌了手脚,河南道观察使过境,他怎么能不接待,他这顶官帽还要不要了。

    李庆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真的不用了,我们也不进县城,随便找个树林就可以宿一夜,都习惯了,你只要把许昌县的抗旱做好,我就奏请升你的官。”

    说完,他大步走回官道,翻身上马,一挥手,大队人马随他疾奔而去,韩县令呆呆地望着李庆安的背影,他仿佛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升官?’他精神一振,拎着水桶向来参观的农民跑去。

    。。。。。。。。。夜幕降临了,漫天的星斗撒在天空,李庆安一行已经出了许昌县,进入汴州境内,这里是尉氏县的地盘,县城在东北方向,大约还有五十里,这一带是丘陵地形,七条山岗呈南北向分布,延绵数十里,俨如七条巨龙横卧在大平原上。

    山岗上大片森林茂密,没有受旱情严重的影响,官道就沿着其中一条山梁向北延伸,这一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李庆安见众人都有了倦意,便向四处张望,他的目力超越常人,扫了一圈,见东北方向的山顶上隐隐有一点亮光,便指着亮光对众人笑道:“那边好像有人家,咱们去看看。”

    众人振作精神,调转战马,跟着李庆安向东北方向奔去,冲上山岗,才发现密林中竟藏一座寺院,规模还不小,寺门前挂着一块匾,借着星光望去,隐隐写着‘宝林寺’三个字。

    这时,寺院里走出十几名和尚,他们见来了大群黑衣男子,皆带着武器,心中不由惴惴不安,寺院主持连忙上前对李庆安施礼道:“贫僧是宝林寺主持慧能,请问施主们是路过还是住宿?”

    “我们住一晚,明早走的时候会给你银钱。”

    “阿弥陀佛!施主们要住,尽管随意,我们不敢收钱。”

    李庆安笑了笑,便回头对众人道:“大家进寺院休息!”

    三百名手下牵着马纷纷涌进了寺院,寺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就在这时,离寺院不远处的密林里,飞快地奔过了几条黑影。

    。。。。。。。。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