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早晚还会添人,那就让先享受一下这清静时光。
不过没有清静成,没过多会,宋氏居然亲自带着食盒过来了。
母亲专门过来,当然不会是真为了送吃。
初盈撵了丫头出去,端了茶,“娘,你怎么想着亲自过来?我也没什么事。”
“你呀,就逞强吧。”宋氏嗔了一句,到底心疼,“阿盈,到娘这里来。”搂了女儿怀里,“心里还难不难受?有娘呢。”
“不难受。”初盈蹲地上,将头放母亲腿上,抱住母亲腰,轻声道:“就是觉得有些累,什么都不想去想。”
“罢了。”宋氏叹气道:“反正事情已经了了,往后留心着点,别再叫人钻了空子就是,省得再捅出篓子来!”
“娘……”初盈深感疲倦,感慨道:“只要有人就有是非,怎么可能管得住?人心这种东西,谁又敢说全部掌握呢?”
“往后有什么打算?”宋氏问道。
初盈抬头,目光有些复杂、有些凝滞,——连母亲也要来劝说自己吗?必定是和晏氏一样话吧。
静了静,回道:“没有打算,也不想去打算。”
懒得去想,反正眼下外面这么乱,而且才处置了秋绫,自己又病中,以丈夫性格不可能急着纳妾。
得闲一日是一日,且过吧。
******
内院妇人们纠结通房问题时,外面发生了一件大事。
孙志高自从升任大理寺正卿,底下人特别能干,往往只要他交待一声,甚至没打招呼,各种各样证据就很收集好。
查案查风生水起,这段时间拉了不少官员下马,一直志得意满,不料这一日却踩着了炮仗,——因为一件小案子,终查到了南安伯赵家身上。
旁人或许畏惧孙家权势,被罚了丢官了,也不敢带头去找孙家麻烦,但是南安伯家可不少好惹,这下子顿时炸开了锅。
南安伯赵家,因为早些年从龙有功,得封伯爵,乃是世袭罔替铁杆子爵位。现赵家有一位老太君陈氏,今年九十出头,皇帝祖父还位时,人家就已经是南安国夫人了。
这次查到了赵家,陈老太君当即穿了诰命夫人服色,跑到太后跟前哭诉,——从皇室待赵家好处开始哭……,哭着哭着,就哭到外戚专权上面,先帝是如何严惩后宫,先帝他爹又是如何打击外戚。
太后听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忍不住喝斥了几句。
陈老太君年高胆子小,一下子就吓得晕了过去。
宫里人多口杂是非多,传来传去,后传成了太后召陈老太君进宫,然后被狠狠训斥了一番,以至于急怒攻心一病不起。
京城里公卿权贵人人自危,——试想要是南安伯家都被扳倒了,别人还不是小菜一碟?这位陈老太君早年孀居,培养了不少赵家子孙,其中不乏能臣才俊,便是先帝对赵家和陈老太君,也是多有礼遇。
孙家跋扈飞扬,不管逮着谁都要咬一口,如今连高个儿都被咬伤了,底下矮子们是胆颤心惊,纷纷凑一起寻找自保之法——
后议出来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第二天,皇帝一上朝便收到雪花般弹劾折子。
整整齐齐,这一次都是弹劾孙家。
从孙志高徇私枉法、贪墨受贿弹起,一直到孙家圈占田地、打死人命,还有什么欺男霸女、买卖私盐等罪名,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要不是和燕王实扯不上关系,只怕都要弹劾谋逆了。
皇帝雷霆大怒,当即下令逮捕孙志高入狱,然后另派官员专门彻查,——太后请皇帝过去问话,皇帝只说忙,干脆连后宫都不回去。
孙昭媛授命过去求见皇帝,不但没见着人,还让宫人送了回来,并且让她抄十遍《女诫》,好知道什么是后宫嫔妃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昭媛才得十四岁,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家是嫡出小女儿带得娇,进宫后又有太后撑腰,加上之前皇帝一向和颜悦色,哪里受得了这份委屈?
顾不上抄《女诫》,当即跑到懿慈宫里哭诉了一番。
孙太后气得不行,让人去告诉皇帝自己病了。
她身份上是皇帝嫡母,既然病了,皇帝没有理由不来,——果然没多久,皇帝就亲自过来探望,身后还跟着几个年逾古稀老臣,说是来一起看望太后。
孙太后有千言万语要说,有无数个问题要问,有一肚子怨气要发,可是当着那么多老臣面,还能说什么?
结果皇帝坐了一阵,吩咐太医院人过来,嘱咐道:“不论需要什么药材,都只管往太后宫里送,务必心竭力。”
后以政事太忙为由,臣子们前拥后呼下出了懿慈宫。
孙太后本来没病,被皇帝这么一探望,也要气出三分肝疼来,听着孙昭媛旁边哭哭啼啼,不耐道:“哭什么?赶紧回去抄你《女诫》!”
******
外头事,初盈也听说了一些。
顾不上跟丈夫怄气,人一回来就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