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生产力爆炸!(2 / 3)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明朝的官员多是异地为官,大明律中也有在本地不能购置田产的规定。

    这条规定各地执行的严苛程度不一,但是大部分有上进心的官员都不会触犯。

    所以大部分官员都和方望海一样,到任之后会在当地购买店铺,让家人从事一些商业活动。

    在江南地区更是如此,比如徐时行的父亲是苏州知府,徐家就没有在苏州买地,而是在苏州城买了几家店铺赚钱。

    如果能鼓动他们办上几家新的工坊,那也算是推动生产力变革添砖加瓦了。

    不过苏泽也不指望徐知府家的铺子都改成工坊,堂堂苏州知府的铺子只要开着门,卖什么东西都是赚钱的,这些店铺的发展动力并不强,苏泽看中的还是江南地区大量的小商人、小工坊主们。

    而在所有的产业当中,苏泽最关注的产业是棉花。

    这倒不是因为苏泽和徐家过不去,而是棉花这种产业实在是太关键了。

    教科书上将工业革命和“羊吃人”联系起来,很多人会认为毛纺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其实主动整个工业革命的是棉花产业。

    棉花,是当之无愧的商品之王。

    原料产地,加工基地和消费地区的三分离,就已经说明如今的大明朝棉花贸易,已经表现出商品贸易的特征了。

    苏泽办天工书院,第一个突破的产业就是棉花产业。

    苏泽在《通言说》的编辑部住了一个晚上,将熊五喊了过来。

    “让你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相公,您让我办的事情都办妥了。”

    熊五虽然识字,但是也只是能看懂常用字而已,他对着苏泽说道:“还是让彭安进来和相公详细说说吧。”

    苏泽点点头,已经长高很多的彭安拿着账本进来,对着苏泽行礼之后说道:

    “苏州府和松江府的中小型棉纺工坊,五爷带着我都一一走访过了,这些棉纺工坊中有三成愿意派遣学徒来天工书院,学习使用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三成?”

    熊五说道:“相公,三成不少了,很多工坊说起来是工坊,其实就是家庭作坊,用的还是不知道传了多少辈的手摇纺车,根本不愿意置办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江南的码头是原料棉花承运的中心,通过运河水道运输到苏州的棉花,都会通过苏州码头卸货分拆运送到各个棉花纺织工坊。

    江南地区虽然也有土地种植棉花,但是基本上都属于小规模的混种,也就是种植在水稻田的田垄上,或者种植在田边上。

    徐家虽然有专门的棉花田,但是江南这点棉花产量,是无法支撑徐家这种雇工几千人的大型工坊的。

    松江府除了徐家这种大型工坊,也有大量的中小型作坊,他们也都是通过码头运输棉花。

    苏泽靠着掌控码头这个重要渠道,和松江府苏州府的棉纺工坊都建立了联系。

    而这一次天工书院的第一期培训,苏泽开设的课程就是和棉花有关的产业培训。

    所以前段时间,苏泽让熊五好彭安一一拜访了苏州和松江府的棉纺工坊,邀请他们派人去天工书院学习,更换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彭安连忙递上了走访的名册,苏泽看看密密麻麻的名册说道:“辛苦你们了,等过会儿你们去支五两银子。”

    苏泽看着身体已经长高的彭安,果然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好用啊。

    “以后熊五就专心负责码头的事情,棉纺工坊的事情都交给彭安来做。”

    “另外下一次去南平问问,有没有人愿意来江南帮我做事。”

    熊五听到苏泽的安排,不仅仅没有不悦,反倒是解脱了一样说道:

    “多谢苏相公!这工作哪里是人干的!每天走访这些工坊都把我脚磨破了!”

    对于熊五来说,一个个的和这些工坊主打交道,实在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

    彭安则面露喜色,这是苏泽对他委以重任,单独负责一件事情,他自然是斗志满满。

    苏泽吩咐道:

    “彭安,这几天你再走访一下,如果有意愿使用新机器的工坊,确实没有财力支付新机器的,我们可以提供租赁。”

    “租赁?租赁他们也租不起啊。”

    苏泽说道:“不是让他们付租金的那种租赁,而是先将设备租给他们,等他们赚了钱之后,我们再从利润中提成。”

    “如果他们愿意直接花钱买下,那也可以让他们分期的购买。”

    彭安点头说道:“确实有几家是有兴趣的,我明日再去走访看看。”

    彭安又交上去一份名单说道:“这是第一批学员的名单,一共是一百二十七人,由书院出资路费,这几日就会陆续抵达。”

    苏泽满意的点头,他并不指望一下子所有工坊都会使用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其实在更换生产设备这件事上,工坊主和工厂主,其实反倒是抵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