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数量甚至不如有些小宗门,可依旧站在当世巅峰,原因就在于强者足够多,无人可以忽视。”
“可儒家呢?底蕴和实力讲究的并非是什么大儒和自身势力,而在于学生是否够多,正如我南派儒家的学说,受到认可的并不多,那有些读书人就会选择其他学派,换言之,便是弟子很少。”
“弟子一少,就算我南派儒家的学说再如何厉害,但没有传承,最终都会断绝,到最后,或许在后世,会有人以往我南派儒家,意味着这一圣道段了,宋小友可明白?”
他解释的相当清楚,用宗门和南派儒家作比较,为的就是让宋知书彻底明白过来区别在哪里。
宋知书也自然明白过来了,知道古云大儒说这么多只有一个意思。
那就是别看现在南派儒家大儒数量并不少。
但南派的主张,却没有多少读书人放在心上,就像一种古老的技艺,若受到追捧,自然会受到关注,而有些的技艺,即便再好,却无人喜欢,那也是没用的,最终会消失。
现在南派儒家,面临的也正是这个局面。
后继无人。
以至于到后世,南派的学说和圣道,也会断绝,这就是所谓的圣道之争。
宋知书明白,或许古云大儒,还有南派的一些大儒们,都把一些喜欢放在了自己身上,希望自己能够站出来。
“学生明白了,所以龙源大会,其实对于每个学派而言,都非常重要。”
稍加思索,宋知书就明白龙源大会的真正意义,并非各派卖弄学说,也并非争一时之高低,最为重要的,是想要借这个机会,为自家学说传道,吸引更多的人,无论修士还是凡人,只要有人感兴趣,那就一直能传承下去。
“没错。”
古云大儒点头,随即继续道:“正巧你说到龙源大会,老夫也有些事情要向你解释。”
“无论小友你是否参加龙源大会,但在今后儒家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一些问题,还有与自己有圣道之争的人,而这次,他们也都到了云州。”
之前他邀请宋知书来龙源大会,并非想要对方参与,并且与人争斗。
但有些事情,古云大儒还是觉得宋知书必须要了解。
“古云先生可以明言,学生也感兴趣。”
闻言,宋知书神色郑重。
儒家一道,并非闭门造车就可以了的,自己也想知道别人所走的道路,进行印证。
读书讲究知与行,知,便是知晓更多的道理。
“首先是王派的李策玄,此人出自山野,后展露出强大的儒家天赋,三年知圣,五年知行,八年君子,且道儒双修,三月前,被王派领袖郑公文收为弟子,闭关著书,传言此书,是其融王派学说与一体,名为《王道》,准备在此次龙源大会拿出来,而且,他可能也得到了一份圣人造化。”
古云大儒开口,语气郑重,显然对于李策玄非常看重,知晓其天赋。
毕竟,只用了不到二十年,便达到君子境。
放在儒家读书人中,绝对算出色的,更别提在君子境,就开始著书,那更了不得了。
须知,对方还有一份圣人造化,未来怕是前途不可限量。
“此人学生听过,的确是一个人物。”宋知书点头,陈景云也说过此人,备受王派看重,只是没想到,居然能被学派领袖收为弟子。
“另外一人,便是宗圣之后宗礼。”
古云大儒沉声:“此人老夫倒不是很了解,宗派封锁了他所有的消息,只说也在君子境,但他早年曾经被宗圣夸奖赞许,并且幼年得宗圣教导,我儒家当中也有一个传言,若世间要再出一位圣人的话,那便是宗礼。”
被圣人教导和赞许?
此言一出。
宋知书都忍不住惊讶了。
不错,圣人坐化也才没多久,而对方又是圣人之后,得到教导也很正常。
但被圣人夸奖,那就完全不同了,圣人何等存在?儒家一道出现后,也一共才几个圣人啊,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世间。
“想必小友也听过,儒家有三杰,你便是其中之一,老夫猜测,未来若出圣人,或许就在你们三人之间出现了,所以这两个人,你也必须要了解,龙源大会就是一个机会,你届时便可看看,了解二人的学说,对小友也有莫大好处。”古云大儒开口,给出自己的建议。
不过他这句话,却是默认宋知书参加龙源大会,但并不会上场了。
故而,宋知书在闻言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古云先生,事实上,我也有新的学说,准备在龙源大会上拿出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