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有句老话说得好:
隔行如隔山!
高飞其实一直没有搞明白影视特效和动画制作之间的关系。
毕竟这几年国内电视剧里面的特效,几乎和动画片里的效果差不多。
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高飞都以为做动画和搞影视特效的都是同一批人。
直到后面拍的电影越来越多,高飞这才逐渐明白动画和影视特效之间虽然有大片的交集区,但又有各自的自留地。
简而言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动画师能做得来影视特效,而影视特效师有时候也会参与动漫电影的原因。
因此之故,当得知高飞收购了数字王国之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梦幻谷影业旗下的那些个动画电影工作室了。
从《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
几位动画导演有一个算一个的,都第一时间赶到了周易大厦,唯恐高飞忘记还有他们这群人了。
不过饺子等人之所以这么着急,主要还是因为特效制作领域的软件专利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国内的顶级特效师的水平并不差。
毕竟国内其实有不少从好莱坞回来的特效制作大牛。
但是特效制作和电影不同,单靠一个人,或是某几个人是撑不起来的。
因为有些特效软件你没有专利,那么就算用了也不能见光。
并且这还不是一两个软件的问题,而是一个特效制作生态的问题。
要知道一部好莱坞特效电影,在后期特效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五十多种专业软件。
比如前几年的卡梅隆那部席卷全球的《阿凡达》,光是制作成本就足足有2.37亿美元,而其中特效制作成本则占据1.5亿美元。
特效经费将近占据总投资的60%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大投资的电影,却让一群无名之辈出演的原因。
一来嘛,确实不需要演员的名气来撑场子。
二来,也是因为出品方真没钱了。
至少金主爸爸们不敢再让卡梅隆大手大脚了,否则他们就要集体去圣费尔南多谷卖屁股去了。
不过话又说睡了,特效经费虽然在好莱坞电影中占比越来越大。
但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
比如一台价值几十万的工作站级别的电脑配置,特效公司往往动不动就要买几百台。
就这样,还常常没办法吃下一部电影的特效工作。
比如《阿凡达》的后期特效制作,就是数字王国牵头,联合48家特效公司,雇佣了1858名特效人员,从而搭建出了一个庞大的渲染工厂。
几千台工作站,夜以继日的工作、渲染二百五十多天,方才完成了所有的特效工作。
所以特效渲染工作之繁重,远远超出电影制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
若非如此,好莱坞也不会出现特效大片频频大爆,但特效公司却频频破产的新闻。
当然了,现在那些米国鬼子也学聪明了。
因为收购了数字王国的缘故,高飞对那边的动静也有所耳闻。
听说最近有一批中小型的好莱坞特效公司,开始尝试将工作最繁重,也是人力成本最高的渲染业务外包出去。
简单来说,就是效仿米国的工业集团,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依靠自己持有的特效软件专利,做最轻松的工作,分最多的钱。
并且他们的策略其实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在国际上,代工特效市场基本上就是阿三,华夏、棒子三分天下。
人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各国,也隐隐流露出对这块市场的兴趣。
但是总的来说,眼下还是华夏的特效代工厂最多。
而这,其实也是高飞让数字王国开展培训业务的底层逻辑。
毕竟技术再好,培训出来的人也总得有活干不是!
否则数字王国的实力再强,荣誉再多,也未必能打开特效培训这块市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飞之所以让数字王国开辟培训板块,其实隐藏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
那便是以特效培训的方式,变相的降低数字王国在特效制作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因为从数字王国培训出去的学员,就相当于他们散养的编外员工。
一旦他们有大活儿,完全可以召之即来,来之能上!
从而避免了业务淡季的时候,公司白白花钱养着一群后期特效师。
因此在听完了他的想法之后,高飞直接一杆子便将这群人给支到江虹那边去了。
毕竟饺子这群人在做动画电影之前大多都做过不少副业。
其中有不少都在游戏制作的圈子里混迹过,甚至还曾经是某些游戏工作室的骨干成员。
如此一来,雁过拔毛的高飞又怎么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