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呆过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都深有同感。
特别是一线的电焊工、普工,在噪音、强光辐射、金属粉尘中长时间劳作,往往很容易出现职业病。
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身体劳损、视力下降、尘肺病、呼吸道疾病之类。
而此时在这个船坞里面,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
所有一线员工全部都配备了工作型外骨骼,这种外骨骼不仅仅可以轻松搬运几百斤的重物,还自带空气净化系统、防辐射防强光系统、隔音系统、内部恒温系统和通信系统,以及比较强大的防护能力。
有这种外骨骼,员工想得职业病都困难。
反正很多技术员在新吕宋造船厂工作之后,估计会很难适应以前的造船厂工作环境。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就算是工资增加一倍,估计绝大多数的技术员都不会离开。
只要感受过这种全防护的安全舒适,谁愿意回去忍受那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当然,如果愿意支付三倍以上的工资待遇,或许有人会心动。
问题是东亚各大船企哪一个有底气?敢给一线电焊工和普工开出三倍于新吕宋造船厂的工资待遇。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造船厂,别说三倍了,就算是两倍工资待遇都很难做到。
在造船行业从业了七年年多的黄伟达,对于东亚各大船企的底细一清二楚,哪怕是南高丽和东瀛那边的船企,在工资待遇方面,其实也和华国船企处于半斤八两的水平。
一路从上层走下去,兜兜转转了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了底部的作业区。
看着面前厚重的钢结构模块,黄伟达拍了拍底部的厚重壳体:“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模块分解,底部模块的板材我加厚了2.3个系数,应该不会被压垮。”
“2.3个系数?保守了一点,其实我认为1.8个系数就足够了。”另一个设计师有些纠结的说道。
但是黄伟达却非常谨慎:“小心无大错,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设计如此庞大的一体船。”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