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师要重振(1 / 2)  我真是大昏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感谢白发苍苍竹林寺,zr赵瑞,音舒,难得看正版书,书友1512150812,书友20200219214,书友160824183726624,才不要呢,你的电瓶我的心,书友20190910181804117等书友的打赏支持,祝朋友们幸福快乐,万事顺意。

    ……………………分隔线………………………….

    “微臣沈有容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有容跪倒叩首,拜见皇帝。

    “平身,赐座!”朱由校放下手中的试卷,把和熙的目光投向这位历史上不太出名,但实际上很牛掰的老将。

    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歼倭寇,驱逐荷兰入侵者,成功地保卫了台湾。

    不仅如此,沈有容还应援朝鲜,征战辽东,几十年来功勋累累。

    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在明朝重文抑武的官场生态下却是屡屡受挫。

    如果不是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略,沈有容还只是驻登州的山东副总兵。

    朕能信用的文官是谁,能为朕扫平建奴的武将是谁?

    继这两个问题的困扰之后,朱由校又发出了“为朕征服大海的名将是谁”的疑惑?

    然后,朱由校就悲催地发现,大明的海军将领简直是少而又少。别说征服大海了,面对日渐强大的海盗,大明水师也越来越对付不了。

    不用多长时间,可能也就在五六七八年以后,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兼海盗集团,就会崛起难制,转而被招安,挂起了大明水师的旗号。

    一个国家的海军竟然打不过本国的海盗,这在朱由校看来,真是很耻辱。

    而海商兼海盗集团能崛起,能称霸中国海,现在的大明水师为什么不能?

    钱,没钱!我砸锅卖铁,我杀富济海,我把皇宫卖了成不?

    当然,朱由校这是发狠,是表示决心的坚定,但却不必带着媳妇儿们去住破房子。

    沈有容自是不知道皇上心中所思所想,见皇上含笑注目却不说话,心中却是胡思乱想。

    “沈卿见过红毛夷,也了解他们的实力吧?”朱由校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沈有容愣了一下,面露疑惑,但想了想,还是如实答道:“微臣在澎湖与红毛夷打过交道,略知一二。”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朕读过《万历野获篇.红毛夷》,亦看过福建地方官的汇报,言红毛船坚炮利,沈卿可详加讲述。”

    在福建地方官的描述中,写红毛夷的大船足足有50丈(165米)长,这一长度甚至超过了郑和宝船(44丈),朱由校认为是夸大的。

    但他也知道,大明水师确实落后了,衰落了。

    从万历三十年间开始,大明水师的战船总数是在增多,但大型战船却大幅减少,这明显是背离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方向嘛!

    再从大明水师战船上的装备来看,就显得更加明显。

    就算是当时最大的大福船,根据《武备志》的记载,也仅有红夷大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六门,剩余的则是碗口铳之类的小炮。

    根据徐光启和汤若望的讲述,明军水师用的少数红夷炮是打捞的西洋沉船上的。按照西夷的标准,被称为十八磅炮。

    而在欧洲海军强国的战舰上,十八磅炮只是中等,二十四磅、三十六磅炮已装备不少。

    至于明军水师普遍装备的佛朗机,即便是千斤佛朗机炮,因为气密性的原因,也已被西夷战舰弃之不用。

    “红夷舟长约十五六丈,横广三四丈,名曰夹板,内有两至三层,皆置大铳外向。其大铳极犀利,人船当之粉碎,是其流毒海上之长技有如此者……”

    听着沈有容的讲述,朱由校微微颌首。

    船长四五十米,宽十余米,火炮大概在三四十门,这应该差不多。但这不会是红毛夷的主力战舰,比如海上马车夫和后起之秀约翰牛。

    那些文官的描述太夸张,动不动就火炮一发,糜烂十余里,你当是后世的火箭炮哪!

    “我大明水师的最大战舰是哪种?”朱由校示意宫人上茶,趁着沈有容停顿的空当,开口问道。

    沈有容赶忙放下茶碗,答道:“现今最大的战舰为四百料的福舩,长十丈有余,舰首备大发熕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六门、碗口铳三门……”

    大明水师在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巅峰,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举世无双的庞大舰队。

    但之后便迅速衰落,到了明宪宗时,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更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资料销毁,并且受到明朝所有官员的称赞。

    到了明朝隆庆年间,曾一本叛明,拥有一支由万斛乌尾船组成的舰队,竟超过明军水师的力量,横行潮、雷、琼等沿海各州。

    为了制服曾一本,东南沿海二十九个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