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6章 知道了,朕会多多赚钱(1 / 3)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皇帝喝了口茶,然后又道:“朕已让通政司那边也要改制,以后所有奏本先分类好再送来。”

    即以后送过来时,通政司先处理一遍,按六类分好,不确定哪部的单独一类。

    这次来的匆忙,朱高煦当时也没想到,现在才想到。

    此时皇帝挥挥手,众大臣赶紧停下,纷纷凝望,等着皇帝说话,竖起耳朵听着。

    除了杨溥外,其余的人要么是在永乐初就为内阁的,要么是废太子和朱棣重臣,现在还能在新皇帝面前干事,当然非常紧张。

    “有些奏折可能不属于六部,比如请安、献策(包括没当皇帝前,还有劝进)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请安这种奏折,在清朝是最流行,下面的封疆大吏们没事也能上个奏折,向皇帝请安,皇帝还要批复,知道了,就差说声谢谢你全家了。

    明初这会部分文官还是要点脸的,没有动不动向皇帝请安的。

    但新皇帝上任,下面还是会有人这么干,朱高煦看到这种奏折就想骂人。

    我请你吗哟。

    “这些也单独给杨士奇。”

    众大臣再次点头。

    “你们看完奏折,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到纸上,夹在奏折中,最后统一再登记到另一张纸上。”

    朱高煦这时扭头挥手,后面钟显赶紧挥手,一波小宦官走了上来。

    宦官们给他们七位大臣桌边上放好笔墨和纸。

    其中纸有两种,一种是夹在奏折里的,普通公文纸,一种是最后统计归纳到一起的羊皮纸。

    羊皮纸上还画了个奇怪的表格。

    第一行第一排写着:奏折来源。

    即上奏的是谁,什么官职。

    第二排写着:大概何事,因为有些奏折可能很长,所以简单用几个字说明奏折何事。

    第三排写着:伱的批复。

    几位大臣更觉的挺新奇,估计是新皇帝想出来的。

    胡广想说几句恭维的话,但想了想,没好意思说。

    朱高煦又道:“你们奏折看完后,感觉比较重要的,放在前面,特别重要的,在夹纸最下面,写个重字。”

    皇帝说的比较多,但众人都认真听着,记好,生怕遗漏一个字。

    说完之后,随着朱高煦一挥手,众人赶紧忙碌起来。

    先把一堆奏折按类分好,然后埋头开始看起来。

    没一会杨士奇那边弄了好大一堆奏折。

    朱高煦目瞪口呆,因为杨士奇是不属于六部的。

    怎么反而最多?

    他让钟显随便拿一本过来。

    打开第一个奏折,是陕西右政使杜智的奏折:“臣恭请皇帝陛下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就没有了。

    朱高煦抬头:“杜智在陕西右布政使之前是干什么的?”

    其他人还在思考,黄淮立马道:“永乐二年,杜智以北平知府,升陕西右布政使。”

    杜智原来是北平知府,朱棣的人。

    朱高煦立马在下面批复:“着吏部谪其为福州驿夫。”

    然后扔到身后一个箱子里。

    他身后有七个箱子,分别代表六部和其他。

    正本到时会送往吏部处理,副本交由六科廊存档,然后由报房编发邸报,公开发布。

    这其中会少了将来司礼监批红的一步,因为司礼监这个权职被朱高煦取消了。

    当然,以后可能出现皇帝早死,太子继位还年幼,那皇帝批复这步怎么办?

    当由内阁代批,也不能让宦官专权。

    不过朱高煦想过,满清除了康麻子和末代皇帝,就没有皇帝年幼过,所以只要后面改制到位,严加管理皇子们,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皇帝年幼的事。

    通常皇帝年幼,都是朝政动荡不安,政局大乱引起的。

    杜智肯定想不到自己拍了个马屁就被贬为驿夫。

    朱高煦这招也是学的朱棣。

    永乐二年,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张定,以罪谪为德州驿夫

    当时朱高煦刚到云南没多久,张定上书不知什么事,被贬为驿夫。

    那张定平时对朱高煦还是比较尊敬,临走时还来拜访了朱高煦,眼巴巴看着他,可惜朱高煦那会也无力帮他。

    想到这里,朱高煦挥手示意钟显把刚刚扔掉的奏本又拿回来,他又后面写了句。

    着升德州驿夫张定为大员左布政使。

    钟显看的嘴角微抽,他左右看看,低头小声道:“陛下,这个要陛下写圣旨的呐。”

    “。。”朱高煦。

    钟显也算比较好学,跟着朱高煦进入皇宫后,该学的也都学会了。

    钟显说布政使这种级别官员,要么皇帝亲笔写圣旨,要么翰林院官员写圣旨,再皇帝用玺。

    朱高煦不动声色点点头,心想真是麻烦。

    翰林院距离这里几里路,去叫他们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