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这时先指着北方:“是朕刚成立的奴儿干都司。”重重指向后世库岛(本书称库岛)地区。
这会距离大明还挺远的,众将被朱高煦一个瞬移目瞪口呆。
刚刚还说北方以守为,打南洋,怎么一转眼,移到北方来了?
原历史要三年后,朱棣才成立奴儿干都司。
“去年朝廷接到奏报,元顺帝曾孙本雅失里在鞑靼称汗,此人对我大明心怀狠意,取消了往年的进贡和贸易,当时朱棣已经往草原派使者安抚,到现在还未归。”
众将都静静听着,感觉跟不上朱高煦思绪,前一刻还讲南洋,下一刻变成北方。
“朕估计,朱棣的派使节过去,不会有什么效果。”毕竟朱棣后来北伐了,肯定没谈拢。
“本雅失里刚上台,地位不稳,暂时咱们不要去触怒他,如果咱们兴而动兵,反而会迫使他们一至对外。”
朱高煦这是说到点子上了。
原历史本雅失里上台后,内部就不稳,因急于立威,所以故意怒斩明使,果然引的朱棣派丘福北伐,鞑靼人立刻团结一致,对抗明廷。
这就是典型的内部有斗争时,用对外战争来统一内部思想。
丘福被打败后,鞑靼人立刻内讧分裂,朱棣这时第一次北伐,正好遇到鞑靼分裂两部,他击败了本雅失里,而阿鲁台遣使朝贡臣服。
彼时瓦剌马哈木崛起,朱棣对军力颇具自信,决定发动“预防式打击”,于1414年再次北征。
之后边境一直无事,到1421年阿鲁台势力大增之后,才开始挑衅明朝,朱棣这才决定第三次北伐。
所以现在才1408年,鞑靼内部不稳,瓦剌也没崛起,朱高煦完全可以暂时以守为主,不要主动惹事。
“平安你为辽东总兵官,节制长春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总兵官府驻地长春,建长春城。”
平安眼睛一亮,居然节制三都司。
明朝洪武时在长春设立其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三卫,原本到清末长春才建城,长春建城后,便的朝廷对北方的控制力,也变的更强。
朱高煦现在就要在长春建城,让平安驻守长春,节制三都司。
长春都司都指挥使为赵青、奴儿干都指挥司为杨雷、辽东都指挥为吴乞(江阴侯吴高儿子),三都司驻军五万多,还不如关内一个省都司,但这些地方地广人稀,暂时肯定够用。
其中这几个都司都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海运。
朱高煦说,你带人去建城,我会从南洋运吴哥王朝的百姓过来。
朱高煦不打算从大明境内移民,因为刚来的要干重活。
他要移交趾、占城和吴哥王朝的人过来,吴哥王朝距离奴儿干司约九千多里,近万里之遥,全程顺风要在海上航行需三四个月以上,好在沿途可以在大明各处补给,能减少死伤。
“三都司兵马将抽调河北(北平)都司,北方兵适应那边的天气,另由山东都司填补河北都司,再由京营填补山东都司。”
朱高煦后面第一步要大力消解京营兵马,然后再裁军。
朱棣在时,京营共有七十卫,三十多万兵力,非常雍肿,现在算明初还是有点战斗力,以后就慢慢彻底废了。
他打算只在京师放二十卫,十万兵力左右,其余全部分派出去。
“平安你到了北方,抓好屯田,圈养牛羊,争取自给自足,然后全力建造新城,朝廷亦会从海路支持。”
朱高煦又带他们到边上一张桌子上,有纸质地图,在会后要交与平安带走。
“这叫皮岛,西北边是鸭绿江,江边要建卫城,设港口,朝廷水师可直达,运输补给和移民比较方便。”
“朕只会让你呆五年,五年后就要回来,在这五年里,你要给朕新建长春城、扩建沈阳城,新建-——皮江城-——,有没有问题。”
平安马上嚷道:“只要有朝廷支持,必然没有问题。”
盛庸不由白了他一眼,平安就是从来会说话,容易得罪人。
“朕五年里最少会给你移民十万。”
“那就没问题了。”平安笑道。
从辽东到吴哥,来回一趟大约半年以上,五年里可以来回七八趟,以大明现在水师的装载能力,一次运上十万人都可以。
但考虑到吴哥那边人口没这么容易短时间凑十万人,也不可能同时派出这么多船,所以朱高煦还是往少了说,五年移民十万。
“你的事先放一放,等你发出前,朕还要与你细说。”朱高煦搞定辽东和奴儿干的事,又重新回到沙盘大地图这里。
他来到一个长型的海外之地,指着道:“这是新成立的大员承宣布政使,大员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