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反了吧(2 / 3)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远这时又道:“即然高阳王早就准备,我也有三策,高阳王或可选一向燕王请封。”

    “上策,封地辽东,可北征蒙古,东征朝鲜,一边打仗,一边训练兵马,以待时机。”

    “中策,去西北接宋晟,效仿唐朝西征。”

    “下策,去西南,在靖难前何福的基础上,继续剿灭麓川。”

    这三个地方,都是可以继续打仗,练兵,养马的地方。

    只要能继续打仗,就能保证手中的兵力。

    当然,最好就是去辽东,距离中\央王朝更近,燕王不就是靠这边起家的吗。

    但朱高煦马上摇头:“父王自北方靖难起兵,不可能再封我在辽东的,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三弟高燧去北平。”

    “那只有西北和西南两地了。”李远道:“就是远了点。”

    何止远了点,朱高煦心想,历史上燕王就是打算把朱高煦封到云南的。

    “云南如何?”朱高煦便问。

    李远想了想:“云南可以,且沐氏经营几十年,拥兵十余万,如果能拉拢住,可为助力。”

    “可徐徐图之,若能占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数地,起码能守住半片江山。”

    “皆是穷乡僻壤。”陈文苦笑。

    李远摇头:“不能这么说,当地民风剽悍,兵士精勇,靖难之战就能看出来,西北方向的卫所军,比南军难打多了。”

    燕王在北平时,也很贫穷啊,还不是一样打赢了南军。

    朱高煦沉默了片刻,看向李远:“李将军了解福建和广东吗?”

    李远愣了下,摇摇头。

    毕竟这时代的人,很少关注到海上。

    “我想李将军能去福建和广东。”朱高煦道:“那边南方临海,将来海运必然可以赚大钱,且南方水稻双熟,若囤田囤的好,粮食不用愁。”

    朱高煦心想,即然说了就不用藏着腋着:“退一万步,将来大事不成,咱们可以退向海外。”

    “海外有很多岛,较大的一个叫小琉球(台弯),可安身立命。”

    诸将微微动容,没想到高阳王连退路都想到了?

    李远更没想到朱高煦似乎早有算计。

    众人密议了一番,感觉后面还得打仗,只要能打仗,手中就有兵。

    朱高煦一边说,一边打量诸将。

    这些年诸将跟着他东征西讨,打完整个靖难,兄弟之情是完全建立起来,但现在他们所说的事,可谓惊天动地,朱高煦也不敢确定所有人都愿意跟着自己干。

    即然说了,他当然也不后悔。

    好在他这么多领兵打仗从无败绩,诸将也信服和支持他。

    现在大伙议论这些事时,个个都有点激动,兴高彩烈的。

    事到后最,朱高煦缓缓道:“我父王当年有张玉、丘福、朱能、火真等亲信心腹。”

    “诸位兄弟,也是如此,是我朱高煦在这世上唯有值得信任的人。”

    “今天的事,希望大伙保守住秘密,出了这个门,就不要再私下议论。”

    周虎立马道:“殿下放心,即便妻子儿女们,也不会知道。”

    众将纷纷点头。

    ——

    洪武三十五年(1402)八月中旬,北平的燕王家属和世子等人先后来到京师。

    皇帝派人传令朱高煦再次回京,但他的兵马在开平原地不动。

    同时接到传令进京的,还有驻守在山海关的耿瓛。

    朱高煦得到消息,专门在开平等了一天。

    耿瓛要去京师,必然要经过开平卫,果然被朱高煦等到耿瓛。

    耿瓛见到朱高煦,非常客气,因为当年其父亲耿炳文战败后,谭渊要羞辱耿炳文,是朱高煦力保其父的尊严,还让人把耿的尸体带了回去。

    耿瓛提到往事,再三感谢朱高煦。

    朱高煦暗暗提醒他,最好也赶紧跑路,不然以后下场不妙,但耿瓛居然不相信,反应没有盛庸和平安那么敏锐。

    八月下旬,朱棣册封徐氏为皇后,不几日,朱棣大封功臣,公、侯、伯封了一大堆。

    原历史李远也被封了个安平侯。

    但这会他主动要求跟着朱高煦,连个封侯都没有弄到。

    原历史徐祥也被封兴安伯,这次因为一直也跟着朱高煦,也没封伯。

    这样朱高煦的部下和原历史一样,没有一个人被封侯伯。

    另外靖难的功臣里,姚广孝拒不受封,还是找了个庙宇呆着,开始还偶尔去上几次朝,后来干脆就不去了。

    袁珙推了几次,皇帝还是封他为太常寺丞,赏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宅院,基本等于是弄个闲职,得了大量的好处。

    朱棣原本想让袁义为锦衣卫指挥使,但他婉拒,和兄弟袁光也是要了大量的银子宝钞和宅院,于是纪纲得势,成为新任锦衣卫指挥使。

    金忠为工部右侍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